午夜追踪(第2/5页)
我向我的车走过去。他们可能是听见了我的脚步声,一起抬头向我看过来,然后,他们之间相互说了几句什么,便一同朝我走来,在距我几码远的地方停下了。
“你好!”其中一个人向我打了个招呼。
我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只见他也就二十一二岁,有一头红色的长发,嘴边生着两撇小胡子,身穿一件粗布风衣,蓝色的工作裤,脚上是一双破旧的鞋子。虽然没看出什么异样,但他脸上似乎流露出不安的神色,还有他的笑,也非常勉强,好像在极力掩饰着什么。
我将目光又转向站在一旁的另外一男一女。他们也都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男孩留着黑色短发,方脸盘,上身穿一件带方格的伐木工人夹克,下身是长裤,脚穿褐色的皮鞋;那女孩则相貌平常,面色苍白,薄嘴唇,头上包着一块绿色的大手帕,蝴蝶结像修女的头布,红棕色的头发披在肩上,穿着一件长而厚的风衣。他们二人的手都插在口袋里,看起来也很紧张的样子。
“你们好!”我冲他们也友好地点点头说。
“我们的车胎爆了。”那个红头发的男孩说。
“噢,我看出来了。”
“我们没有千斤顶,请问你有吗?”
“我车上有,可以借给你们用。”
“太感谢了!”
在我和那红头发男孩一问一答的过程中,我的思维却在飞速地旋转着——这三个年轻人究竟是什么身份?为何他们显得如此紧张不安?
我是一个侦探小说爱好者,在长达三十多年的阅读生涯中,让我养成了侦探的思维方式。现在,我隐约有一种预感:这三个年轻人有些不对头——他们神色不安只是表面现象,在他们三人之间,似乎还存在某种特殊的关系。
或许他们的事和我毫不相干,但侦探的本能和天生的好奇,让我无法对这些疑点置若罔闻。于是我说:“你们真是走运,在这里遇到了我,要知道,这一带几乎没什么车辆来往。”
这时,那个红头发男孩从衣袋里抽出左手,摸了摸嘴唇上的胡须,说:“是啊,遇见你真是走运。”旁边的那位女孩拿出手帕,用力地擤鼻涕,黑头发的男孩则把重心从一条腿移到另一条腿,他裹紧了夹克,似乎话里有话地说:“现在有点儿冷。”
我不动声色地用眼睛飞快地瞄了小卡车的车牌一眼——那是俄勒冈州的车牌。我好奇地问:“你们要去很远的地方吗?”
“去蒙大拿度假。”黑发男孩说。
“就你们几个?度假?”我有些怀疑地问。因为,我丝毫也看不出他们像是去度假的样子。
“就算是吧,”那个红头发男孩急忙解释说,“总之,我们要到蒙大拿去。”
“一辆小卡车坐你们三个人,恐怕有些挤吧?”
“我们就喜欢这样!”红头发男孩的音调一下子提高了,似乎也有些急了,但他随即又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用和缓的语气说,“借一下千斤顶,好吗?”
我点了点头,便来到我的车后,用钥匙打开了后备箱。他们三个人则没有挪动脚步,而是在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我的一举一动。
这时我突然警觉了,心里想:“莫非他们不是一伙的?那个红头发男孩看起来比较追求时尚,而那个黑发男孩的衣着打扮则比较保守,至于那个女孩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她那双在风里眯着的眼睛始终直视着前方。这三个人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我从汽车后备箱里取出千斤顶,再关上后备箱盖,转过头对他们说:“最好由我来为你们换,这玩艺儿你们恐怕还用不惯。”
“真不好意思麻烦你,还是让我们自己来吧。”黑头发男孩说。
“没关系,我乐意帮忙。”说完,我招呼他们几个过来,抬着千斤顶来到小卡车的后面。我看见地上放着一个备用轮胎和几把修车工具,显然,在这之前他们曾试图自行更换轮胎,由于没有千斤顶,他们只好放弃了。
这时,我注意到在房车的后门上有两扇小窗户,其中一扇窗户上围着厚厚的布帘,而另一扇窗户则破损了,仅用透明塑料纸草草地糊着。我从破损的那扇窗户向里偷瞄,隐约看见车里有一个小柜子、一张小桌,还有两把躺椅,这些器物都摆放得整整齐齐,并且用绳子固定在车厢里,以免在行驶过程中发生滚动和碰撞。
那三个年轻人围在我周围,看我如何更换轮胎。我蹲下身,先把千斤顶放到卡车右后轮的轮轴下方,把它固定好,然后再用力摇动千斤顶的手柄,将卡车一点点顶起。在我忙活的时候,黑头发男孩和红头发男孩都给我打下手,不过在我看来,他们那笨拙的动作只会给我添乱。
十五分钟后,我把车胎换好了。我开始找机会和他们聊天,试图从谈话中找到一些线索,以确定他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但他们的警惕性很高,那两个男孩只是偶尔用简洁的词语回答我,而那个女孩则站在一旁,一言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