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阿Q正传》的叙述方法与“国民性”问题(第2/2页)

[2]

《阿Q正传》的缘起很像旧式小说的模式,登在报纸的副刊上——报纸的正版多为时事政治,副刊中就有“开心话”,茶余酒后看了可以乐一乐。但等到他终于又写成了一章,“似乎渐渐认真起来了;伏园也觉得不很‘开心’……”“所以从第二章起便移在‘新文艺’栏里。这样地一周一周挨下去,于是乎就不免发生阿Q可要做革命党的问题了。”[3]“新文艺”虽是文艺,却与旧式小说不同,不能算是“开心话”,寓意是严肃的。我后面会分析这一点:文体上的变化、栏目的转换与阿Q的命运、尤其是革命问题是联系在一起的。


[1] 参见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集》,李燕乔等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页,第9—12页。

[2] 鲁迅:《〈阿Q正传〉的成因》,《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下文所引鲁迅文字,全部以2005年版《鲁迅全集》为准,不再一一注明),第397页。

[3] 鲁迅:《〈阿Q正传〉的成因》,《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下文所引鲁迅文字,全部以2005年版《鲁迅全集》为准,不再一一注明),第39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