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廖厂长例外(第2/2页)
大概是在1995年前后,我在家里写作,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接通之后,那边传来一个很急促、方言口音很重的声音:“你是吴晓波吗?”“是的。”“我是湖南的。”“你是哪位?”“我在深圳,我是廖……”我听不太清楚他的声音。对方大概感觉到了我的冷漠,便支支吾吾地把电话搁了。放下电话后,我猛然意识到,这是廖厂长的电话。他应该去了深圳,不知是生意扩大了,还是重新创业。那时的电话机还没有来电显示,从这次以后,我再也没有收到过他的消息。
这些年,随着年纪的长大及阅历的增加,我渐渐明白了一些道理。人类文明的承接,如同火炬的代代传递,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能力,或有机会握到那根火炬棒。于是,有人因此放弃了,有人退却了,有人甚至因妒忌而阻拦别人的行程,但也有那么一些人,他们主动地闪开身去,他们踞下身子,甘做后来者前行的基石。
在这个日益物质化的经济社会里,我有时会对周围的一切,乃至对自己非常失望。但在我小小的心灵角落,我总愿意留出一点记忆的空间给廖厂长这样的“例外”。我甚至愿意相信,在那条无情流淌的岁月大河里,一切的财富、繁华和虚名,都将随风而去,不留痕迹。
只有廖厂长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