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阶级的忧伤(第2/2页)

2010年,在参加一个论坛时,我遇到一位当年反对2万亿元划拨计划的著名智囊、经济学家。我问他10年以来对当年的主张有何反思。他一边吃饭,一边淡淡地回答我说:“不是都过去了嘛。”

是的,都过去了。一地衰败的铁西区过去了,国有企业改革的难关过去了,2000万下岗工人的人生也都过去了。现在,只有很小很小的一点忧伤,留在一部叫作《钢的琴》的小成本电影里。历史常常作选择性的记忆,因而它是不真实的,甚或如卡尔·波普尔所说的,是“没有意义的”。

这个时代若真有尊严,它从来在民间。

在这篇与文艺无关的文章里,我要向《钢的琴》的主创人员致意——他们是导演张猛、男主角王千源以及不取报酬的东北籍女演员秦海璐。你们做了一份真实的工作,让那些企图在电影院里逃避现实的人们有了一次突然与当代中国直面相撞的机会。

有可能的话,去看一下《钢的琴》吧。它被安排在“中国年度大片”《建党伟业》和“世界年度大片”《变形金刚3》之间上映,仅仅是一个“聊胜于无”的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