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的孩子爱子旦真那杰游学小记(第5/5页)

旦上初中的日子一天天临近了,娘热乡小学的澡堂也渐渐修起来了,每天,我和旦都要去到学校看工程的进度,旦在澡堂顶上像猴子一样兴奋地跳来跳去。回到家,他恋恋不舍地说:“我真想再在娘热乡小学读书……”

“为什么呀?”我问。

“我好想和同学们一起洗澡,他们肯定开心死了……”

我想象着那些农村小孩脱下脏脏的衣服,在属于自己的、崭新的澡堂里淋浴戏水,我和旦由衷地微笑着,满心欣喜……

初一,旦要离开童年的朋友们,前往内地陌生的校园,开始他人生的另一阶段。这是西藏拉萨大多数家长的希望,想让孩子离开父母和家,在这个年龄开始学习自立。

但学校教育并非以培养少年自立、做人为主。让孩子考上大学是学校的终极目的。但无论怎样,该是旦自己去面对了。哪怕反叛教学、哪怕顶撞老师,哪怕与不同文化背景的新同学矛盾冲突——

忐忑中,这年暑假我给他报了三个学习班。第一是绘画。旦只要拿起画笔,就会安静下来,而专注于爱好将会陶冶性情滋养精神。二是架子鼓,小学六年,学校主课基本占去了音乐和美术等“副课”,我不想旦与艺术无缘,那是打开心智的一扇门。三是截拳道。不会打架不是男子汉。我心里这样想。

旦那个暑假画了很多画,回到家叫来很多孩子,把家里所有的盆子都当架子鼓敲破了;肚子上练出了六块小肌肉,小胳膊上的肌肉更是鼓鼓的,还有结实的小胸肌;每天还要训练我这个“肥妈妈”练俯卧撑和双节棍。

当他乘上飞往内地读书的飞机,我自认为已帮旦做好了准备。但我不是学校,不是旦的老师,旦的学途,不在我手里。我所能做的只能是为旦,也为所有孩子祈祷,但愿学校和老师在孩子们求学路上除了课本知识,更多给他们以心灵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