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悼亡:昆仑觞(第4/11页)
韦丛下葬时,元稹正因御史留东台而没能亲自送葬,这于他,怕是至深的遗憾。在元稹心中,韦丛独占最广阔的一角,让他深切思念却又无尽悲伤。
一切看上去仿佛是不经意造成的,却也是期待良久。娶她,本是政治上的希冀。本来仓卒的婚姻,却让两人由此底定了一生一世的情缘,不再恍如儿戏。彼此始料未及地起了婚姻的头绪,而接续的,已是势必永远缠结在一起的结发鸳盟。
他们前世似乎是有着未尽缘分的,所以在今生能这般相遇相守、日日情笃。可是,月尚有缺,这浊重人世岂能圆满?陪我们在黑暗中匍匐的是一些人,而陪我们站在阳光下的又是另外一些人。
为没能给她更多的幸福而抱愧,元稹为韦丛写下了著名的《离思》和《遣悲怀》等十六首诗。也许这是他的野心,将因她而郁结的悲思统统放在诗里,一直延绵至百年千年后。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空下来时,难免想到你,同时也想到我自己,世人所谓的人生百年到底有多长呢?你我携手七年,于我而言竟似一瞬,这难道是命运的安排?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永嘉时人邓攸清和平简,贞正寡欲,逃避贼人时,为保全亡弟之子,而将自己的儿子抛弃,以至于自己终身无子。
晋人潘岳的诗作在钟嵘的《诗品》被列为上品,他那三首《悼亡诗》写得尤其好,但是现在看来又有什么用呢,你想写给的那个人注定是听不到了。死者长已矣,而生者还是要继续面对这尘世的满目疮痍,纵使步履维艰也要走下去。
你走后我方知晓,人间为何会有良辰美景不再的惆怅。没有你的世间让我仿佛陷入一种深沉幽暗的绝望之中,我在其中,伸出手,想抓住你,而我抓回来的不过是一掌冷雾。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唯有寄希望于死后能与你同睡一个墓穴,待到来生也不会分开,你依然做我的妻。
你知道的,我一直把你放在我心中一个沉重的位置上,不轻松,也不允许轻松。而我曾要许你的一世欢颜,却从未兑现,如今只能以你不知的方式静静偿还对你所有的亏欠。
然而,今生抓不住的,又如何能期待来生?我在今生也只能“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是不是当一个故事太过悲伤,人们就会以诗、以歌将这悲伤尘封在其中,在众人传唱的口唇间冲淡那份化不开的浓愁。
刘德华唱了近千首歌,我却只喜欢那首《练习》。这首歌关于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只能再爱三个月的故事。
伍曼英是华星唱片公司高层,也是刘德华的好友。在她事业蒸蒸日上时,突然患病,要换肾,不然只能再活三个月。
“幸福只剩一杯沙漏/眼睁睁看着一幕幕甜蜜/不会再有原本平凡无奇的拥有/到现在竟像是无助的奢求”
伍曼英的丈夫意识到,他们随时可能永别,就毅然结束了自己的工作,带着伍曼英到世界各地旅游,只希望在她生命最后的岁月里,他们能一起拥有无悔的快乐。
“我已开始练习/开始慢慢着急/着急这世界没有你/已经和眼泪说好不哭泣/但倒数计时的爱该怎么继续/我天天练习/天天都会熟悉/在没有你的城市里”
旅途中,丈夫一直无微不至地照顾伍曼英,却也带着隐隐的担心和忧郁。吃饭的时候,他担心有一天桌边只坐着自己一个人进餐;睡觉的时候,他担心有一天醒来时发现,她再也无法睁开眼睛。他担心有一天她会突然离去,留他一人独自面对这世间所有的风景。
“爱是一万公顷的森林/迷了路的却是我和你/不是说好一起闯出去/怎能剩我一人回去”
日子一天天过去,他内心的煎熬越来越重,对未来的无望也越来越深,但对她的爱却越爱越浓。他是一整个生命去偎贴她余下的生命,做了他能做的最好的事,来交换他们爱情最后的璀璨。
这个故事听起来像是电影桥段,或小说情节,然而却不是。好在,完美结局并不只是电影与小说中的虚构,现实人间同样不会辜负人的深情。经过几年的治疗,伍曼英的身体一天天好了起来,重新拥有了新的事业和生活。
后来,刘德华签约伍曼英所在的加际娱乐,制作的第一张唱片主打歌就是《练习》,并根据伍曼英的故事拍了两集的MV,据说伍曼英至今未能看完MV的第二集,每次看都会泣不成声,再难继续。
命运真是一切人间戏剧最成熟、最具匠心的设计师。它将我们推向幽暗深渊,在我们下落时又给我们晴朗风月,这些就如同一种静默的昭示,仿佛是它在说,世界空阔,懂得爱的人类不会总在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