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九日(第2/4页)

前面说的这三个军是北伐能够取胜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我觉得北伐能够取得胜利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当时的形势,大家要看北伐是在讨伐谁。1926年的这个时候,可以说是北伐最好的时机,因为这时在整个中国的北方,已经没有一个强势的政府,也没有一支统一的军队能够听一个人指挥。袁世凯死了以后,整个北洋体系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分裂,北洋的三大派系都遭遇了沉重的打击,当然也是因为他们自己内讧。首先是爆发了直皖战争,北洋的直系打败了段祺瑞的皖系,段祺瑞就成了孤家寡人,变成了一个傀儡,所以皖系后来就消亡了。而直系由于大将冯玉祥的叛变,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大败,在这场战争中直系基本上被打断了脊梁骨。奉系是东北的张作霖指挥的,奉系打败了直系以后,就跟冯玉祥联合在北京掌权。但奉系的大将郭松龄,也是张学良的老师,在北伐之前倒戈了。郭松龄早在四川保路风潮前就加入了同盟会,是倾向进步、十分爱国的。如果他真的遇上北伐军,一定会加以支持的。他早在1925年年底就公开倒戈反奉,亲率七万精兵攻打张作霖,开始时攻势非常顺利,很快逼近奉天(即沈阳),但很快就遭到了日本军队的干涉。奉系虽然最后靠着日本人镇压了郭松龄,但郭松龄率领的部队是奉系最精锐的一支部队,数万的主力部队被消灭后,奉系元气大伤。经过这一系列的战争,当时的北方基本上已经没有非常强大的军阀势力了。

直系变得支离破碎,只剩下孙传芳、吴佩孚的一些残兵败将。皖系也已经没有了。奉系虽然还在,但也元气大伤。

在这种情况下,北伐胜利的可能性几乎是90%。北方当时还有两支重要的军队在观望。一支是一直占领着山西的阎锡山率领的晋绥军。山西当时还算是稳定,没有参加内战。当北伐军打到中原腹地后,晋绥军竖起了青天白日旗,加入了北伐军。实际上晋绥军算不上是北伐,因为从山西直接出娘子关几乎就到北京了,离北京非常近。再有就是刚刚被直奉联军打败的冯玉祥。冯玉祥的军队还是保持了很强的实力,冯玉祥当时又去了一次苏联,得到了一些支持。

冯玉祥当然是倾向于广东革命政府的,1926年秋,冯玉祥的西北军就在五原誓师参加北伐了。当年北伐誓师主要有两次,一次是前面说的广州誓师,另一次就是西北军在五原誓师。五原誓师后西北军直下西安,出潼关,在郑州跟北伐军会师了。实际上北伐军渡过长江,最后打奉系军阀的时候,是由北伐军、西北军以及晋绥军一起来打的。最后奉军不得不通电全国,宣布撤离北京,退回到东北。后来大家都知道,张作霖撤出关外以后就被炸死了,奉系一时群龙无首。紧接着张学良执掌东北,也没经过战争就直接把五色旗换成了青天白日旗。

中国在那个时候终于又一次实现了名义上的统一。所以北伐这次誓师,对整个20世纪中国的历史是有重大意义的。

|美军攻陷塞班岛|

在1944年的这一天,美军在太平洋战争中攻陷了塞班岛,塞班岛攻陷对太平洋战争有着重大意义。大家知道在此之前,美军在太平洋上没有距离日本本土很近的、能起飞大型轰炸机的军事基地,所以当时依靠中国丰富的人力资源,在四川成都附近修建了大型机场,供美军的B-29超级空中堡垒这样的重型远程轰炸机从那里起飞去轰炸日本本土。但是由于当时中国的西南一带完全被封锁,滇缅公路也还没有重新打开,运输极其不便,所以美军极度缺乏燃油、弹药等物资。这些燃油和弹药只能从印度飞越驼峰航线辗转运到四川。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飞机要从印度起飞,翻越那么高的喜马拉雅山,穿越驼峰航线把油运到四川,七架飞机运的油才能供一架轰炸机起飞一次,美国就是有再强大的国力也支撑不住。这条航线又非常危险,在驼峰航线上牺牲了无数的飞行员。

今天大家去旅游的时候,还经常能听说在哪座深山里、雪地里,发现了二战时失事飞机的残骸、烈士的尸体,所以美军当时完全不能支持这样大规模的轰炸,只轰炸了日本一两次就坚持不下去了。

为了避免这种不利的境况,美军急于在日本东边的海上占领一座岛屿作为基地,那样从海上运油、运弹药就方便多了,搭乘轮船运输就行了。在1944年的这一天,美军攻占了塞班岛,终于得到了能轰炸日本本土的重要军事基地,所以说攻陷塞班岛是一场非常重要的战役。从这一天开始,美军开始大批进驻塞班岛,所有的B-29轰炸机都是从塞班岛基地起飞的,对日本进行狂轰滥炸,后来日本本土几乎被夷为平地。美国最后向日本投掷原子弹的B-29飞机,也是从太平洋的塞班岛基地起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