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日(第3/3页)

设想一下,如果这个公文包仍然放在桌腿另一侧,也就是说仍在希特勒这边,那他肯定被炸死了。但放到另一侧就不同了,虽然桌子被炸飞了,但希特勒居然只是摔了一个跟头,受了点儿轻伤而已。我觉得这张德国制造的桌子也确实是太结实了点儿,如果换作一张山寨的桌子,希特勒肯定还是难逃一死,在此我们不得不感叹德国人确实是一个非常严谨的民族,他们制作出来的东西质量确实非常高,所以希特勒因此也逃过了这一劫。

希特勒虽然逃过了一劫,但这件事儿还是严重影响了希特勒对战争的判断以及对军队的判断。其实希特勒不是德国人,他是一个奥地利人,在一战中他也只是个下士。大家知道,德国有普鲁士军官贵族阶层,那些贵族世世代代都是军官,普鲁士军官中有很多叫冯某某的人,其实他们并不是姓冯,“冯”是个荣誉称号,这些“冯”世代都是普鲁士军事贵族。在他们眼里,希特勒这样一个奥地利人,还是个下士,说德语还有口音,他来指挥这些贵族军官,大家根本就不太服气。刚开始时,希特勒所做的决策都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在胜利不断的凯歌声中,这些贵族军官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颅,听从他的命令,向他宣誓效忠。但那其实是希特勒在赌,不过一开始都赌赢了,《慕尼黑协定》赌赢了,打捷克赌赢了,打奥地利赌赢了,打波兰赌赢了,打法国赌赢了,这一路下来大家也就没的说了,你说的都是对的。你虽然不是真正的将军,但是你老能赌赢,那就听你的吧。但是在1944年七二〇谋杀事件发生以后,情况就不一样了。大家知道在1944年夏天的时候,苏军已经打出了国门,兵临波兰与罗马尼亚,正在连续不断地打击东线的德军主力。在西线,英美盟军已经取得了诺曼底登陆战的完全胜利,正准备乘胜收复法国,进军德国。而在意大利,盟军已收复罗马,向北进军。德国此时面临的是东、西、南三面夹击,可以说是必败无疑。在这个时候,德国那些高级贵族军官认为自己肩负着德国的未来,要对德意志民族的未来负起责任,而不是让一个奥地利来的下士担当这样的重任。

他们觉得,这个时候就不能让希特勒这样一个奥地利人再乱来了,于是这群国防军军官就发动了这次刺杀。但是刺杀没有成功,结果导致希特勒开始了大清洗。这些军官从上将开始,自杀的自杀、被处决的被处决,非常惨烈,以至于连并没有参与这件事儿的隆美尔也被赐死。当时隆美尔正在西线打仗,有人前来敲门,就说元首给你两条路选择,一是被我们逮捕后进行公审,一是先悄悄自杀,再由我们举办隆重的国葬。当然他选择了自杀。隆美尔作为最能征善战的德军将领,就这样被希特勒赐死了。

从此,希特勒对国防军极度怀疑,极度不信任。德国国防军是一个有着非常光荣的传统的独立阶层。德国是一个有着特殊的军官阶层的国家,不像美国,美国全民都有枪,没有专门的军人阶层。德国国防军对它的党纳粹党、对它的元首希特勒始终有点儿貌合神离。大家知道德国犯下的所有那些罪行,在奥斯威辛集中营也好,在波兰的屠杀也好,包括到了苏联以后的屠杀,等等,其实都是党卫军干的。

希特勒德国的武装力量实际上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就是有着自己独立的传统和管理机构的国防军。在国防军的高层将领中有不少人始终与希特勒格格不入,以后又卷入推翻希特勒的密谋当中。例如原先国防军的总司令贝克上将,就是这次刺杀希特勒的策划者,不过他早在二战爆发前就已经被希特勒撤职了。而国防军的总参谋长也因为不听希特勒的话,被换了很多次。另一部分就是由希特勒亲手培养出来的一支嫡系部队。这支军队是属于纳粹党的,叫作党卫军。这支党卫军一切都听命于希特勒。当然党卫军的数量跟国防军不能比,但是比较精锐的几个师,包括戈林师、骷髅师,这些主要的装甲力量都集中在党卫军。实际上国防军在整个苏德战争期间,或者说在二战中所犯下的战争罪行,明显要比党卫军少。屠杀犹太人也好、伤害平民也好,主要都是党卫军干的。尤其是在1944年7月20日之后,希特勒已经不敢相信国防军了,因而非常依赖党卫军,所以各种好的武器装备都向党卫军倾斜。这之后的几场战役,包括在西线的阿登森林反击战以及最后的柏林保卫战等,都是由党卫军主打。

国防军在这个时候已经失去了希特勒的信任,其实信不信任已经不重要了,德军这时大势已去,没有多长时间就彻底失败了。战后,军事法庭对国防军的军官也没有进行非常严厉的审判,包括国防军最重要的统帅曼施泰因元帅等,这些人最后都没有被处决。后来,曼施泰因还写了战争回忆录《失去的胜利》。而对党卫军这些头目,军事法庭在战后给予了极为严厉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