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二日(第2/2页)

另外两个出钱的国家是日本跟德国,我记得总共出了一百六十亿美金。为什么日本、德国出这么多钱呢?因为日本、德国既是二战战败国又是经济发达国家,作为战败国,根据它们的宪法规定是不能派兵到国外去打仗的,但作为发达国家就可以多出点儿钱来尽到自己的责任。当时共有三十四个国家在一起,成立了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就这样,四个国家,科威特、沙特各出了三百六十亿美金,德国跟日本共出了一百六十亿美金,加在一起有近千亿美金,支持多国部队帮助科威特复国。

我从小就是个大军迷,当时正在上大学,我就跟同学打赌说:“这要是多国部队发动进攻,一星期之内战争一定结束。”他们说:“为什么?”我说:“你看,这伊拉克和伊朗不刚打完仗吗,它连伊朗的民兵都打不过,根本组织不起来任何三个师以上的战役,只会那种最古老、最笨的打仗方式。所以这仗根本就没法打!”果不其然,最后第一次海湾战争几乎就变成了美国的先进武器实验场,多国部队第一次在战争中大规模地使用各种各样的制导武器,空中的、激光制导的、毫米波制导的等各种精确武器,动用了各种各样的先进武器。最后地面部队进攻的时候,包括了大量的阿拉伯军队,其实阿拉伯军队跟伊拉克人是同一个民族,但是你悍然吞并了我们的阿拉伯兄弟科威特,这种事儿在阿拉伯国家之间是不能容忍的。所以海湾国家都出了兵,而且武器还很先进,最后只打了近百小时,就把伊拉克军队全部包围在科威特,准备全歼的时候,萨达姆投降了,所以这个仗只打了近百小时。我当时还说多了,一个星期,实际上只用了四天多一点儿。

|希特勒带领德国进入军事独裁时期|

1934年的今天,德国总统兴登堡去世,当时只是总理的希特勒,继任成为元首兼总理,等于是独裁者了,标志着德国正式进入了军事独裁时期。和伊拉克一样,德国当时处于更大的内忧外患之中。内忧是什么呢?大家都知道1929

年全世界爆发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经济危机,不光是德国,美国股市也崩了盘,很多美国人都失业了,日本也是一样。但是在危急的时刻,不同的国家做了不同的选择,为转移国内的困难和矛盾,日本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对外发动了侵略战争。而美国人民则选举富兰克林·罗斯福出任总统,走上了跟德国、日本完全不同的道路。美国依靠自己的体制,逐渐地改革,逐渐地实施各种新政,罗斯福向国会提出申请,大量建设公共工程,先让人民有工作,这样吸收了大量的失业人群,稳定了社会,稳定了经济,然后逐渐带领美国走出了经济危机的泥潭。

德国跟美国一样,也是有宪法的民主国家,德国当时的宪法称为魏玛宪法。

根据宪法,德国人选举希特勒做总理,总统是兴登堡,兴登堡是一战时期的老英雄,德国的老元帅。但是德国当时不但有经济方面的内忧,还有外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以后,根据《凡尔赛条约》,德国要对法国进行各种赔款、割地,阿尔萨斯、洛林割给了法国,铁路也被拆走了,最重要的莱茵区不许德国驻军等,所以德国人还承受着战败后的民族屈辱,而美国人民没有这样的经历。

希特勒在竞选的时候告诉德国人,如果你们想废除《凡尔赛条约》那些条款,那么大家就选我吧!所以当时的美国只有内忧,德国是内忧加外患,最后德国民众选择了纳粹党,选择了希特勒。这时候兴登堡正好又去世了,没人再能压制住希特勒,最终导致德国走上了战争的不归路。

当然,希特勒上台以后确实也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他修建了全世界第一条高速公路,也就是说高速公路是德国发明的,到今天为止修高速公路是最能吸收劳动力的,修建高速公路能解决大量人口的就业问题,所以德国当时为了振兴经济修了欧洲最好的高速公路。之后德国大力发展军工产业,军事实力迅速膨胀。紧接着德国在1936年举办了奥运会。这时候经济飞速发展,军工产业随之迅速发展壮大,大量新式武器亮相,这些都极大地振奋了德国民众的信心,随后德国便开始向所有有争议的领土主权提出要求。这时候的德国已经完全变成了一个军事独裁国家,德国军队开始向希特勒个人效忠,开始向纳粹党效忠,到最后造成了希特勒带领德国铤而走险,对外发动战争,就像萨达姆带领伊拉克一样,最后走向了灭亡。今天的德国再也不会向任何以前的争议领土,哪怕是自己普鲁士民族的发源地柯尼斯堡(现为加里宁格勒)提出主权要求,主要就是因为汲取了从前的历史教训,不再让自己走上军事独裁的这条不归路。军事独裁已经成为历史,和平发展才是当今世界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