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二十八日(第3/3页)

|《纸牌屋》导演大卫·芬奇生日|

今天是大卫·芬奇导演的生日,生日快乐!我经常看到有特别牛的导演拍出特别牛的电影,再一看人家竟然是六零后,我就觉得特别汗颜。还好大卫·芬奇导演比我大了七岁,可是他在很多年前就已经拍出了非常好的电影,也是载入美国电影史册的电影。大卫·芬奇导演的《七宗罪》和《搏击俱乐部》至少能排到美国电影的前二三十名,这两部电影应该说不是主流好莱坞电影,但是这是能给好莱坞增光的电影,《七宗罪》和《搏击俱乐部》不是通常的那种商业电影,而是具有非常深刻的思想和非常强的创新意识的电影。这两部电影我都分别看了不下五遍,希望大家有机会也去看看。

《七宗罪》是把《圣经》当中的故事搬到了今天,把人性进行了残酷的剖析,几乎剖析到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步。《搏击俱乐部》也是这种风格的电影,小说的作者本身就是美国现代文学的最重要的旗手之一,他后来还写了《肠子》等的作品,都是那种非常精神分裂的主题,这哥们儿本人我就觉得有点儿精神分裂。《搏击俱乐部》可以说是精神分裂电影的开山鼻祖,这部电影基本上是把精神分裂外化了。电影中一直是两个人在演,看到最后大家才知道,其实就只有一个人。布拉德·皮特演的那个人其实就是他心里的魔鬼,结局令人极为震撼。在这之前只有希区柯克碰过一点儿这种主题,但希区柯克拍的主要还是一些侦探电影。

大卫·芬奇导演后来又拍了差点儿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电影《社交网络》,但是我觉得这部电影没有前两部好。《社交网络》讲的是Facebook(脸书)的创始人扎克伯格的真事儿,其实真事儿要拍成好的电影非常不容易,但大卫·芬奇导演拍得还不错,这部电影也得了三项奥斯卡奖。大卫·芬奇最新的火遍全球的作品不是电影,而是一部电视剧。大家知道这些年美国电影其实非常不景气,虽然票房还可以,但是整个影片的质量比之前下降了很多,原创力严重下降。大家看到年度票房前十名的电影几乎全是以前电影的续集,什么《加勒比海盗3》,什么《变形金刚4》等,这就说明这个国家的电影原创力不够,全靠拍续集生存。这些年得奥斯卡奖的电影也都不是什么伟大的电影,好多大导演都转行去拍电视剧。马丁·斯科塞斯也去拍了电视剧,大卫·芬奇也去拍了电视剧,李安现在也去拍电视剧了,大导演都拍电视剧去了。这也使美剧这两年蓬勃发展,不光是质量,美剧敢于突破创新的能力都远远超过了电影。

大卫·芬奇拍的就是著名的美剧《纸牌屋》。但是美剧有个特点,就是所有的大导演都只拍前两集,因为美剧都是拿前两集跟电视台对赌,看这两集的收视率怎么样。如果收视率过了线,后面就能往下接着播,如果收视率低,两集以后就自然拿下了,所以头两集就恨不得拿出全季预算的一半请大导演拍。马丁·斯科塞斯拍的是头两集,大卫·芬奇也是拍头两集,李安也是拍头两集。

在这儿我教大家一个看美剧的窍门,大家先看前三集。因为前两集肯定精彩,都是大导演拍的,到第三集就换个小导演,预算也降低了,如果第三集基本能保持前面的水平,那全季就都能看了。如果第三集一看质量明显下降,那后面就别看了。大卫·芬奇拍的《纸牌屋》,在2013年的美国艾美奖上获得了剧集类最佳导演奖。这部电视剧严重揭露了美国政治的腐败,大家有机会的话可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