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侦察庞氏骗局(第2/2页)

骗子往往针对不成熟的投资者,这些投资者通常被固定利率投资(利息存款或固定利率债券)吸引。与股票相比,他们更了解这类固定利率投资,再加上利率固定,风险似乎较小。这些投资者是完美的受害者人选。他们无法理解自己购买的投资,也没法证实什么。在以下情况下,庞氏骗局便会发展壮大:

1、利率大幅下跌及利率处于历史低位

19世纪后期与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都曾出现利率大幅下跌,庞氏骗局则在利率下跌幅度最大的时期大量涌现。前十大庞氏骗局全部发生在这两个时期。

利率近期出现大幅下跌时,庞氏骗局最易发生。投资者习惯获得一定程度的收益,也许是为了维持收入或完成退休储蓄计划。利率降低导致收入减少,投资者急于转向高收益的投资,往往在追逐更高的回报时忽视更大的风险。

2、牛市

股市表现好的时候,投资者的投资决定会更快。这往往会使庞氏骗局运行得更久,因为投资者渴望马上加入投资行列,庞氏骗局便不会缺乏新资金。牛市还会提高媒体的关注度,又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随着社会公众把钱投入到股市,投机和高风险投资盛行。牛市里不成熟的投资者比例更高。利率在过去十年持续下降,目前接近为零。整体而言,相对较高的股市收益使更多人投资证券,为庞氏骗局提供更多的潜在资金。

3、监管疏漏

对冲基金最初仅限于经验丰富的投资者,他们懂得内在风险,承担得起投资损失。有鉴于此,对冲基金并没有受到广泛的监管。监管缺失,缺乏报告透明度,这一点逃不过骗子的注意,他们往往将投资项目描述为对冲基金。最低限度的披露要求让他们更容易操纵和编造报告文件。

虽然对冲基金仍然受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和其他监管机构的部分监管,但是将庞氏骗局冠以“对冲基金”的名义,仍给了骗子很多回旋的余地,也能吸引到目标投资者。投资者通常必须满足最低净值的门槛,这样他们才能够承受损失部分或全部投资的风险。由于基金不过是个弥天大谎,只需要为几个大的投资人记账,也让骗子更容易继续控制骗局。

虽然大多数对冲基金不是庞氏骗局,许多庞氏骗局却是对冲基金。骗子通常避开上市公司或共同基金。这两种实体以监管要求、报告框架和独立年审的形式,受到广泛的独立监管,因此差异很容易被发现。

4、投资类型

前十大庞氏骗局中,最常用的是固定高收益期票。斯坦福是明显的例外。他成立了自己的银行,但他采用高回报的存款单建立了固定高收益的一个变种。

皮特斯用的也是期票,但投资他的期票的对冲基金,实际上是他总骗局下的小骗局。

只有麦道夫将投资描述为对冲基金。虽然回报率格外一致,但是他非常谨慎,没有明确承诺固定利率。相反,他利用几十年的投资业绩(当然是虚构的)来暗示有保障的回报达12%。

5、信贷宽松

信贷宽松允许投资者借钱投资。随着个人投资者借入更多的资金来投资,其财务状况变得高度杠杆化。经济一旦下行,可能给很多人带来财务上的灾难,比如2008年的金融危机。

6、技术

互联网出现带来了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多的信息和投资机会。尽管互联网使一切更加透明,更加触手可及,也让骗子更容易拿着丰厚回报的许诺蒙骗更多不知情的受害者。

7、自主投资

社会的不断变化带来了更加不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过去,员工往往将大半的职业生涯贡献给一个雇主,而这个雇主按月向员工支付养老金。如今,员工更多是流动的。曾经的雇主设定收益养老金计划,大多已变成设定提存养老金计划,个人承担养老金投资的风险和回报。员工的积蓄由自己进行管理,而不是由专业人士管理,如果投资决策者缺乏金融知识,可能会带来灾难性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