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番 山颪 玫瑰十字侦探的愤慨(第31/49页)

“可是京极堂……你怎么会知道那本目录上刊登的美术品就是亮顺和尚的收藏品?”

“海外的目录多半做得很豪华,会附上照片。所以我搜集了大量的这类目录,昨天拿到世田谷的寺院去,请常信和尚鉴定。他曾经在战前见过亮顺和尚两次,看过亮顺和尚引以为傲的收藏品,我想或许他还认得出来……”

中禅寺打开目录。

“这个井户的茶碗。常信和尚说,亮顺和尚就是拿这个茶碗招待他喝茶的。这个茶碗形状很妙,色彩也很独特,所以他印象非常深刻。记忆这玩意儿有个倾向,只要想起一件事,就会连锁式地想起其他事。常信和尚说他还记得这个、这个,还有这个花器。这幅义堂周信 [86]的字,据说也是挂在茶室里。话虽如此,都那么久以前的记忆了,不晓得究竟有几分可靠……不过这尊佛像成了关键。”

中禅寺指着佛像的照片。

众人都看过去。

“这是?……”

“这是地藏菩萨吧。尺寸相当大。应该相当值钱吧。”

“这尊地藏原本是在根念寺吗?常信和尚记得它?”

“岂止是在根念寺,据说这可是根念寺的本尊。”

“本、本尊!”

“把本尊……卖掉了吗?”

“虽然不晓得是谁卖的……总之是卖掉了。虽然不是没有以地藏菩萨作为本尊的例子,但并不普遍,算是十分稀罕的。常信和尚是僧侣,茶碗姑且不论,本尊他可是记得一清二楚……”

我想只要是和尚都会记得的。

“听说爱好古董的亮顺和尚自豪地告诉常信和尚,根念寺的本堂还有另一尊地藏菩萨像,另一尊的制作年代比较新,相较之下,本尊年代非常悠久。现在的话,差不多是国宝级的。亮顺和尚还让常信和尚比较两尊地藏像,问他看不看得出差别。常信和尚说对本尊估价让他觉得很不恭敬,所以才记得特别清楚吧。”

“原来是这样。那么现在根念寺的本尊位置是空着喽?那样岂不是失去寺院的根本了吗?太不像话了。”

关口不知道在想像什么,望着天花板这么说。

“你真傻,便宜的那尊还留着吧。”中禅寺说,“另一尊没有刊在这上面。”

“哦,这样啊……本来就多一尊嘛。”

“是啊。我不晓得他们是觉得没有本尊太难看了,还是那真的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总之是留下了一尊。不管怎么样……总而言之这些东西毫无疑问,确实是从根念寺流出去的。我那么辛苦地搬目录过去,总算是有了价值。话说回来,这些目录还真是重得讨厌。早知道就把关口留下来,使唤他搬了。”

听关口说,中禅寺立志不做肉体劳动。还说他也完全不搬任何重物。可是却不知为何,惟独不觉得书重,真伤脑筋。

“您还是老样子,面面俱到呢。”河原崎佩服地说。

关口一副不服的样子。

他看起来……好像不太能接受这个说法。

“那么……开那间料亭有什么意义?就算一开始是为了收藏品而侵占,但现在那间茶寮……怎么说,只是单纯的幌子吗?”益田纳闷地问。

“不单纯是幌子而已。”中禅寺说,“那里大概……是拍卖会场。”

“拍卖?”

“意思是竞标赃物吗?”益田问。

“对。每开一场宴席……就在各处装饰赃物,在赃物盛上料理端给客人。然后让客人品评……请他们出价。然后客人再买下来。”

“这……太不可能了,京极堂。”关口紧咬不放,“哪有那么荒唐的事?简直就像骗小孩的妄想。我可没听说过那么可笑的闹剧。这不可能行得通的。对吧,益田?你不是说美术品的赃物特别容易被追查出来吗?像那样堂而皇之地卖给知名人士或名流,没问题吗?那样做的话,两三下就会落网了吧。”

益田垂着长长的刘海想了一会儿,很快地说:

“不,关口先生,这……或许反倒行得通。并不是说……光临药石茶寮的客人全都是来买赃物的客人,对吧,中禅寺先生……”

中禅寺点点头。

“当然,大部分都是单纯的客人吧。亦即,一般客人才是幌子,所以药石茶寮才会想要拉拢一流的客群。因为地位愈高、愈是知名,就能成为愈好的伪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