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呼唤声(第2/6页)

博雅双颊微红。

“蜜夜……”

晴明避开博雅直视的目光,对穿着樱袭的女子说道:“博雅的杯子空了。”

名蜜夜的女子会意,又为博雅的酒杯斟满。

“你又逃避啦,晴明。”博雅说。

“逃避?”

“是因为你先问我怎么了,我才正经回答你的。可你现在却想转移话题。”

“嘿,也谈不上逃避什么的。”

“看吧,你就是那样。”

“又有什么事?”

“你刚才笑了。”

“笑就等于逃避?”

“不是吗?”

“你看,你还是用那样的眼神来看我。”

“眼神?”

“博雅呀,不能用那样直通通的目光来看人嘛。”

“这样的眼神让人家不自在?”

“是不自在。”

晴明实话实说。

“你总算坦白了。”

“嗯,坦白了。”

“难得老实一回嘛,晴明。”

“我就佩服你。”

“为什么佩服我?”

“我能以方术操控鬼神,但你自己本身的存在就能驱使鬼神。”

“我?驱使鬼神?”

“对。你是能驱使鬼神的,博雅。”

“我什么时候驱使鬼神了?”

“就是这样。”

“怎样?”

“正因为你对自己的力量无所察觉,所以鬼神也为之动容,博雅。”

“我不明白你在说什么。”

“不明白才好。”

“喂,晴明,你不是又想说那些莫名其妙的咒来蒙我吧?”

“没那回事。”

晴明取杯在手,说道:“不如说说要紧事吧。”

“要紧事?”

“你今天晚上是有事来的吧?”

“嗯,有事……”

博雅点头承认。

“我看你刚才一直对樱花很在意,莫非事情跟樱花有关?”

“的确不能说跟樱花没有关系。”

“是什么事?”

“其实是藤原伊成大人的事。”博雅说。

“是一个多月之前,在清凉殿演奏琵琶的那位伊成大人吗?”

“正是。他曾和我一起师从已故式部卿宫学习琵琶。

算得上冠绝一时的琵琶高手。“”他怎么了?“

“他这三天来行为举止颇为怪异。”

“怎么个怪法?”

“这得从四天前的事情说起了……”

于是,博雅开始叙述事情的来龙去脉。

伊成和藤原兼家一起外出到船冈山,是在四天之前。

据说在京城北面——船冈山的中腹,长着一棵古老、巨大的樱树,此树今年花开得尤其好。

兼家听闻此事,说道:“走一趟瞧瞧去,看好成什么样子。”

他让人备下酒菜,带着随从前往。

被邀与宴者,是伊成。于是,伊成带上琵琶出了门。

到了一看,樱花果如传言所说那样艳丽异常,众人便在那繁花之下饮酒诵歌,伊成弹奏琵琶。

弹过一通琵琶之后,伊成吟诵了一首和歌。

春来绕彩霞,群山尽樱花。

一朝飘零落,何惜颜色改。

“《古今和歌集》有这首作者不详的和歌。如果说花开花落、世事无常乃人之命运,那么,古人主张春夜秉烛夜游,实在有他的道理。”伊成征引唐人诗歌,深为叹息。

“樱花这东西,实在是令人牵挂。”

据说他这样说过。

四天前,伊成早出晚归,但第二天他又出门而去了。

这回是独自一人,而且是晚上出门。

伊成说,无论如何也要夜晚独自一人在那棵樱树下弹琵琶,于是出门而去。希望夜晚在樱树下面弹琵琶——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可地点也不能没有选择。晚上到那里去,路程算是相当远的。旁人来看,事情未免有奇怪的地方。

准确地说,他带了一名仆童前往,但伊成对他说:“你在这里等候即可。”

他让仆童在离樱树不远的地方等待,自己抱起琵琶,独自来到樱树旁,坐下。

伊成按自己的心愿在树下弹起了琵琶,至早晨与小仆童一起返回家中,但他到家之后,却对家里人说:“哎呀,发生了不可思议的事情。”

他说弹起琵琶时,有人对他说话。

原以为是自己带去的仆童的声音。但看来不是这么回事。

看不见人,只有声音传来。

结果,未能弄清楚是谁在说话,他就回家了——伊成只说了这么几句话,便一头倒下,沉沉睡去。

家人觉得,他这是弹了一整晚琵琶,几乎没有睡觉,精疲力竭所致吧。

原以为让他尽情地睡,到傍晚时总该醒了,但到了傍晚,伊成还是没有起床。

到了晚上,他依然没醒。到了深夜,他还是没有醒过来。

把手放在他身上摇晃,也没能把他弄醒。

等家人意识到情况不妙时——“伊成大人……”

不知从何处传来一个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