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何物(第14/32页)

“灵儿?”诸葛羽重新问向罗灵儿。

“老大,没有那么快的。”罗灵儿看到看诸葛羽的表情,苦笑道:“我知道了……急事急办,我会加快分析速度。”

时飞扬接起电话道:“采文,你说。”

宋采文道:“我们从司马的飞机票查起,现在找到了他在南京落脚的房子,是夫子庙附近的一处小房子。他是前天突然离开的。”

“我们两个去看看?”时飞扬对诸葛羽道。

“好,这里要出分析结果,还要点时间。”诸葛羽道。

时飞扬点头道:“我们走。”

“让你的人把联络频道调到我们E科的波段。”诸葛羽说完又扭头对端木笙他们道,“你们不要单独活动,随时保持联系。”

“老大对时飞扬他们可真不错,一般他是不许外人用E科频道的。”唐飞看着诸葛羽和时飞扬的背影道。

“你老大和时飞扬从小玩到大。”端木笙微笑道。

“这么说来,也算是青梅竹马的啊。”白先生感叹道。

听到这个说法,罗灵儿、苏七七一起邪恶地笑起来。

“这很好笑么?”白先生显然不明白她们笑啥。

平静的湖底,神奇地出现了一个水晶庭院。

王道韫斜靠在软榻上,默默注视着昏迷不醒的王翰。她丝毫没有叫醒他的意思,面前这个男人真的像极了叔平。她抬头看了看头顶的水波,蓝色的天空映衬下,整个水面洋溢着一层静静的蓝。王道韫的嘴角浮起柔和的笑意……

从王羲之的笔墨中吸取灵气后,又过了很多年,她才化作了人形离开河流。当时她第一件事情,就是去寻找那个赋予她自由生命的少年。东晋一朝的琅玡王氏,是站在天下门阀最高处的士族,大丞相王导一度被誉为“王与马共天下”。王羲之是王导的侄子,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后人称其为王右军,又或“书圣”。

她在门外忐忑了三天,终于在一个细雨的黄昏,混在王家的婢女中进入府内。然后又过了一个月,才有机会来到后宅,但是三个月过去了,她尚无机会见到王羲之。一入豪门深似海,就是这个意思吧?尽管她放弃那修道之心来到人间,只是为再看当初的少年一眼。但是没有什么法力的她,要实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

这一日,又是春雨绵绵之时,她终于鼓起勇气,踏入了东园。不多时,耳边就传来朗朗的读书声。两排少年整齐地坐在廊下,齐声念着《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女孩小心翼翼地听着,默默望向那些孩童,其中有一个少年坐在最前方,正襟危坐的样子俨然大人模样。她微微一怔,这不就是当初的少年么?为什么岁月在他身上却毫无痕迹?

“凝之,起身诵读。”一个沉厚的声音打断了王道韫的思路,她望向从书案前站起了雄浑颀长男子,心湖微微一颤,这才是他……他老了么?不,不是老了。是当初的少年长大了,早已是为人夫,为人父了。那像极了他的少年是他的儿子,这廊下的少年皆是他的子侄。

都那么多年了么?王道韫眼眶一热落下泪来。

王羲之向她这里望来,淡淡一笑,走下廊来道:“你是新来的么?叫什么名字,这里你可不该来。”

“我……”她看着对方,不知道该说什么,连施礼都忘记了,“我,听到读书声……”

“你念过书?”王羲之笑了笑。

女孩痴痴地看着王羲之,浑然忘了自己是十岁女童的样子。

“你想念书?”王羲之又问,他觉得面前的女孩很有灵气,略有稚气的眉目间,更隐约有种亲切的感觉。他大袖一摆回到廊下,微笑道:“来!写几个字,看看。”

廊下其他少年全部愣住,他们都不明白王羲之此举何意。女孩平静了下心绪,尽管她从来都没写过字,却仪态从容地走到廊下。王凝之将毛笔递了给她,女孩看了看廊外的雨点,又深深看了眼王羲之,在纸上写下一个淡然的“之”。

王羲之看着那个字,沉默了片刻,低声道:“明日起,你在东园服侍公子们读书,其他时间在我身边。”

女孩恭恭敬敬地向王羲之拜倒。王羲之淡淡一笑,高声道:“凝之,继续念!”

廊下的读书声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