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白垩巨人(第3/7页)

可是女巫不仅仅是繁忙,她们还和众人“有距离”。蒂凡尼很早就明白这一点了。你置身在人群中,却和其他人不一样,他们和你之间总是有那么一种隔阂。无须你去费心,自然就是这样了。她从小认识的那些女孩子,曾经只穿小背心一起跑着玩的女孩们,现在走在路上遇到她,都会对她低一低头、行个屈膝礼;就连比她年长的男人见到她走过,都会伸手碰一碰前额上的头发(或者是他们认为前额上有头发的地方),表示敬意。

当然,人们这样做,其实也不单纯是因为尊敬,也是出于一丝畏惧。女巫有她们的秘密。生娃的时候,她们会来帮忙接生;你举行婚礼的时候呢,请女巫来参加也是个好主意(哪怕你不是特别清楚她到底是能给你带来好运,还是能帮你驱除厄运);你去世的时候,也要有女巫到场,来为你指引去路。女巫们有一些永远不会告诉别人的秘密……嗯,这里所说的“别人”是指那些不是女巫的人。至于在女巫们圈子内部呢,每逢有机会聚到小山坡上喝一两杯的时候(如果是奥格奶奶,要喝的就不是一两杯了,而是八九杯),她们可是会像一群鹅一样,叽叽呱呱聊个不停的。

可是,绝不要谈起那些真正的秘密,那些你永远都不会告诉别人的秘密,那些曾经发生过、有人听说过、有人目击过的事情。那么多的秘密拥挤在你心里,你都担心有一天它们会溢出来。和一个女巫可能见识到的所有事相比,瞧见一个不穿裤子的巨人实在算不了什么。

不过,蒂凡尼不羡慕佩特拉的浪漫爱情。因为当佩特拉遭逢这桩爱情的时候,一定是穿着大靴子,围着唰唰响的橡胶围裙,淋着雨——不用说,身边一定还有一大群正在哼哼的猪。

但是蒂凡尼确实很羡慕佩特拉的聪明才智。佩特拉把什么都搞定了。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未来,然后就卷起袖子放开去干,把这样的未来赢到了手——哪怕必须忍受一群猪哼哼唧唧地在她膝边挤来挤去。

每户人家,就算住在高山上的也是一样,都会至少养一头猪,它在夏日里可以充当剩饭回收站,其他时间则是鲜肉、熏肉、火腿和香肠。猪真的很重要。要是奶奶病了,你可以随便给她喝点松节油对付一下,可要是你家养的猪生病了,你马上就得去请专门的女巫来,还得付给她报酬,而且是丰厚的报酬。这类报酬一般来说是用香肠给付。

最值得一提的是,佩特拉还是一位专业的“家猪送终人”。今年,她是这门高尚行当里的年度冠军。蒂凡尼觉得再没有人能比佩特拉做得更好了。她的这位朋友可以坐在一头猪身边,温和地、淡定地对它说一些最乏味的内容,直说得猪体内一种神秘的机制开始起作用,然后它就会快乐地打个小小的哈欠,接着一头倒下,再不是一头活生生的猪,而是一堆美味的肉,然后就可以在主人家来年的饭桌上大展身手了。对猪来说,这可能不是最好的结局,但是别忘了,在这种“烦扰送终法”发明以前,一头猪的死会是一桩多么惨烈的事件呀。所以,这样看起来,身为一头猪,能被烦死应该算是一件比较划算的事。

孤单地置身于人群中,蒂凡尼叹了一口气。当你头戴一顶黑色尖帽子的时候,生活就不再是一件易事。因为,不论你喜欢还是不喜欢,这顶尖帽都是女巫的同义词。看到尖帽,人们就会对你小心翼翼。他们会对你很尊敬,哦,是的,通常还有一点点紧张,好像他们相信你能看穿他们的心思似的——事实上,这一点也许你真能做到,你只需运用从前流传下来的那条女巫准则“第一视力,第二思维”【8】,就行了。但这条准则并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魔法,稍有一点头脑的人都能学会它。可是有时候,想有一点头脑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人们总是太忙于过日子,都没有时间停下来想一想“为什么”。女巫们却不同,所以人们需要她们:对,需要她们——每时每刻都需要。可是另一方面呢,大家也非常礼貌地掩藏着一个想法,那就是,他们并不愿意这么仰仗女巫。

这个地方不是山里。山里人都比较习惯女巫的存在;而在白垩地,人们可以表现得很友好,但他们仍然不是女巫的朋友,至少不是那种真正的朋友。在他们心目中,女巫是“别人”。女巫知道你所不知道的事情,女巫不是你的同类,最好不要激怒女巫。她和你可是不一样的。

蒂凡尼·阿奇是这里的女巫,她之所以成为女巫,是因为人们需要这么一个角色。每个人都需要女巫,哪怕他们自己有时候意识不到。

而且她的工作还是很有成效的。在人们看到蒂凡尼帮助年轻妈妈接生头胎宝宝,或是为临终的老人缓解痛苦之后,故事书里那种流着口水的邪恶老巫婆形象渐渐地就被人淡忘了。可即使是这样,那些老旧的故事、传言、图画书里描绘的东西仍然在世人的记忆里占据着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