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奔向彼方(第5/25页)
阿走确认了手表内的马表纪录后回答。清濑将数字写到记事本上。
“跟前面的动地堂大选手相差11秒,和第一名的六道大差了1分01秒。我们还是很有希望。王子真的很拼。”
宽政大的接力带在鹤见中继站从王子手上交给姆萨时,是出赛二十支队伍里的最后一名。由预赛选手编制而成的关东学联选拔队,选手个人成绩会留下正式纪录,但团体成绩并不记入排名。所以,宽政大目前虽然名次是第十九,但跑完一区的这个阶段,毫无疑问是名副其实的吊车尾。
但正如清濑所言,从目前的时间差来看,他们仍然有可能逆转局面。整场赛事以缓慢的步调开场,对王子与宽政大都是极其幸运的事。而且,比赛才刚开始而已。
阿走虽然带着携带型小电视,但车厢内讯号很差。“试试看这个。”听到清濑这么说,阿走从他手上接过收音机。正当他转动旋钮寻找频道时,清濑的手机响了起来。在户冢中继站陪伴三区跑者城太的KING打电话来。
“灰二,形势大变了!快点看电视!”
“现在没得看呀!”清濑说。
“花之二区”波澜大起。
跑在最前方的是六道大与房总大,但在鹤见中继站以第九名交棒的真中大,猛的急起直追、紧跟在这两校之后。反观在鹤见取得第二名的横滨大,竟然大幅落后。
领先的三校选手展开一场混战,一场毅力与气魄的激烈对决。但就在同时,落后集团的行动也让人目不转睛。
在鹤见中继站排名第十八的城南文化大,以逼近区间纪录的速度疾奔。跑在城南文化大前后的各校当然也不想落于人后,更不想被追过,于是整体赛况维持着高速的节奏。
从鹤见最后一名出发的姆萨,也在动地堂大、城南文化大的选手后紧追不舍,眼看着就快要与他们并肩而驰。在路旁担任工作人员的学生,举起写着“一公里”的标示牌。姆萨看了看手表。开头这一公里花了2分48秒。
以这种步调,不可能跑完全长23公里的二区,后半段很显然会陷入苦战,但是如果在这里退缩,就不可能提升排名。继动地堂大、城南文化大的选手之后,姆萨也超越了帝东大,将在鹤见落后的七十米差距一口气追回来。
这一路上,无处不人声鼎沸。姆萨心想,原来这就是所谓“人山人海”。放眼望去,人们拿着协办报社发送的小旗子,占满了两旁的道路。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在选手通过眼前的瞬间送上加油打气。眼前的盛况,完全不是预赛和上尾城市半程马拉松所能比拟的。
这就是箱根驿传,而我正跑在各校王牌选手齐聚的区间。
姆萨真的非常开心。虽然我不是出生在这个国家,这里也有许多人不欢迎我。这些事情我都知道。但此时此刻我参与的,是一个多么自由、平等的场合。不论是并肩齐跑的选手们,还是跑在前头、几乎看不见背影的领先选手,我正在跟他们分享同样的时间和空间。
日复一日的练习,造就为跑步而存在的体魄,在这一刻享受同一阵风的吹拂。
藤冈说的很对。如果姆萨单纯只是一个理工学系的留学生,绝对不可能体会到这种兴奋,以及跟他人合而为一的感觉。只有用真挚的心情面对跑步,才能感受到血液翻腾的激动。
直到观众的欢呼声突然变大,姆萨才惊觉自己已经通过横滨车站前方。到这里是8.3公里。不知不觉竟然跑这么远了!本来在头顶上的高架快速道路,如今在右手边画出一道巨大圆弧后远去。天空明朗宽阔,阳光微微洒下。姆萨踏着渐渐干燥的路面,继续与城南文化、动地堂的选手并肩跑着。
跑得正起劲的姆萨,完全忘了房东在五公里处下达的“放慢脚步”指示,也把二区最大难关权太坂[8] 正等在前方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
“速度太快了。”
清濑拔出耳中收音机的耳机,打电话给房东。
“这里是教练车,请讲。”
“你在五公里时,有没有确实把话带给姆萨?”
“别用这么吓人的口气说话,灰二。我说了,照你的话跟他说了,他听不进去也不能怪我吧。”
“等一下到10公里那里,请再一次提醒他跑慢一点。”
清濑挂上电话,把后脑勺靠到硬邦邦的坐椅靠背,蹙起眉头,双眼紧闭,深深叹了口气。“完全被比赛的气氛冲昏头了。”
阿走把手放到椅背上,微向前倾身,打量着窗外流逝的景色。
“还好今天没什么风。现在还看不到海啊。”
清濑睁开眼。阿走可以感觉清濑抬眼看了看自己,像在说:“你还有这种闲情逸致啊。”
“姆萨一定会及时发现问题的。我们要相信他。”阿走望着窗外,头也不回地说。清濑再次将耳机塞入一边耳中,喃喃地说:“也只能相信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