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读者评论(第7/9页)

“二战”期间,居然还有这样的一批日本人

林剑 :没有哪场战争是正义的,没有哪场战争是必需的,人类因为趋利而侵略或者反抗。不管日裔美军的动机如何,不管结果胜利或者失败,都很难获得认同感,这才是他们的悲哀,也是读者的心酸。

木雨日 :这段历史曾在美国历史教科书里读过,但只有三言两语一带而过,更别说日裔参军的事。除了排斥日裔,类似的,美国还曾在法西斯刚开始时排斥德裔。其实我觉得移民的人真的很悲哀,特别是移民二代。我读的美国高中有中国移民二代学生,他们并没有自己就是中国人的意识,他们认为他们是美国人,可是美国白人在谈话中又会把他们归类为亚洲人。在大学里,我见到的是拿着美国绿卡的中国父母和有美国国籍的小孩。她的母亲很困惑,说不知道应该教小孩子什么语言。因为她的孩子才上幼儿园,不能真的弄清两种语言的区别,为了让她融入幼儿园的环境,为了让她交到朋友而不至于成为异类,她必须教小孩英语,让小孩以美国人的方式生活着。可是,受到中国家庭的影响,小孩在许多方面都是与其他人不同的。如此算来,他们到底是谁?这也是我决定要在读完书后回国的原因,我无法想象以后我的孩子是用英语在思考的人。

Michael(J.X)Wang :很早就听过442团的事情,但开始关注是当时听到Linkin Park(林肯公园,来自加利福尼亚的一支乐队)里的麦克·信田唱的一首歌,反映日裔美籍在“二战”期间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但直到现在,你在主流媒体上看不到442团的事情,战争的余毒还在发酵,前人的教训依旧不能给后世足够的警示。而文化因为政治的影响起不到该有的宣传作用,只能靠你的文字来传播星点光亮了。

一段匪夷所思的“美国往事”

zd(丹) :美国禁酒时期的黑社会,那不就是《教父》吗?(作者回复:对,美国黑手党就是那时候开始茁壮成长的。有一种说法,说禁酒令解除后,不少黑帮已经沉迷于高利润的走私,所以转向了贩毒。)

维维 :作为一个学经济的学生终于可以发言了。宏观经济学老师上课说禁酒最好的办法是控制需求而不是控制供给。通过教育使人知道酒的危害,而不是人为一刀切。禁酒禁烟禁毒的方法都一样。

lg :馒头大师说得太好了,“在一些情况下,法律以‘全有’或‘全无’的形式介入,尤其是在一些有人类强烈欲望驱动的领域,往往未必是一种最佳的方式。我们是否可以采取一系列的调试和分类,最终达到目的?”不知对色情行业看法如何?在部分国家合法,在部分国家非法,但即使宣布色情非法的国家也并没有铲除干净色情行业,感觉和禁酒令有异曲同工之处啊。

一场“耻辱海战”的背后

种花的Mm兔 :世人只知邓世昌,谁人又知许寿山,怒海血战同船没,英魂何曾惜此身。

南飞 :读书时最不愿读中国近代史,感觉各种屈辱,所以后来选了理科。但是回顾这些历史,还是被其中隐藏的民族气节和精神力量深深感动,知耻而后勇,勇敢前行,中华民族才能最终屹立于世界东方!

“九一八事变”前后的四张面孔

一十五 :记得第一次看到赵一曼这个名字,对于没有经历过那些烽火岁月,出生在新时代的我来说,对赵一曼的态度是尊敬却又多少有些不在乎的,直到我深入进去查阅她的事迹之后,才发现自己已经泪流满面。生活在幸福生活中的我们的确很难意识到当时的英雄是多么伟大,当代青少年很容易被那些所谓的“抗日神剧”影响,认为当一个英雄是很简单的事情。真的希望以后的影视剧还原历史就好,让人们也懂得什么是真正的英雄!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背后

空空如也ヅ :我们永远需要“大刀精神”,但我们不能永远停留在“大刀”的时代。

刘磊 :前两天看傅莹在回答国外质疑中国军费时不卑不亢的发言,差点把我看哭了。“我想国内的同胞会和我一样,作为中国人,我们对祖国能增强军力自主保卫主权而感到自豪,中国在过去经历了太多,我们需要自己站起来。”

HY :抗战最感人的地方,就是无数中国人明知敌我的巨大差距,仍然用命去换每一寸土地,“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用人的血肉之躯对抗敌人的钢枪铁炮。这种明知不可而为之的悲壮或许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宣扬的。看的书越多,越发明白了这是一场怎样惨烈的战争,也就越发感受到我们先辈的伟大。大家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会唱国歌,其实估计很长时间以来根本不理解其中的含义。现在再听,感觉那种绝望,但是依然要抗争下去的心情是那么悲壮凄凉。估计听国歌都能听哭的没几个人了吧。我现在是一边听歌一边哭一边打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