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恶俗的日常事物(第11/26页)

大多数普通的、不造作的物品,经过某人的努力有所“提升”或被强加上了“新奇感”,就肯定会变得恶俗,有时还会变得极端恶俗。见过那种系在肚子前面的“腰包”吗?任何人系上它,看上去都像小贩或挺着大肚子的畸形人,胖子看上去只会更胖。还有那种引人注目的男式涤纶仿缎蝶形领结,模仿黄缘蛱蝶、南美琉璃小灰蝶、黑脉金斑蝶等普通蝴蝶的样子和颜色。如果你拿不定主意,似乎花 32 美元就能买到 3 条?

普通电话机常常被“提升”,许多“提升”措施即刻就获得了成功,将普通物品变身为恶俗物品。最近的一个例子是嘎嘎鸭电话机(既实用又漂亮)。这种电话机看上去像一只无害的木制绿头鸭,有电话打进来时,它会发出“嘎嘎”的叫声而不是电话铃声,同时鸭子的眼睛会亮起来。这种电话机与其他恶俗物品一样,在技术上都很有想象力——“鸭子的叫声可以调高、调低,也可以关掉。”

你知道浴室墙上突出来的那种小肥皂碟吗?本来那东西没什么不好,可在宾州西黑索顿的一家汽车旅馆里,恶俗取得了胜利:有人出了个“聪明”的主意,将两个原本无害的肥皂碟换成6英寸长的塑料“蛤壳”,这不仅使狭小的浴室变得拥挤,还容易擦伤人,也很容易造成“蛤壳”的损坏。这些冒失的“蛤壳”表明恶俗与做作紧密相关。所谓的做作,往往是简单的举措所造就的,比如将一件物品放大很多(“蛤壳”),或不恰当地缩得很小(12 英寸高的大卫像)。

米老鼠刚开始只有老鼠那么大,后来才肥大起来,跟人一样大,甚至比人还大,这就使它比原先做作得多了。说到米老鼠,如果你是米老鼠收藏者,你可以在美国买到“限量版”的4英寸高水晶雪球,中间是一只米老鼠,跟它在《幻想曲》(Fantasia)中的“角色”一样穿着魔法师的服装,四周都是液体。只要晃一下水晶雪球,就会有小金星从米老鼠头上盘旋而下。“一件过往时代非凡、迷人的艺术品……一件值得收藏和珍视的地道传家宝”,这一高度评价可以在每个水晶雪球的“产品序列号登记证书”上读到。如此极端恶俗的矫揉造作,表明我们已经到达了“笨蛋镇”终点站,这里住着天真的人们,以为自己在收藏可以传给子孙后代的有价值的“收藏品”。因此,我认为有必要在这里加一个:

可收藏品附录

设计并大批量推销“可收藏品”供“收藏家”收藏的行为是如此地现代,以致“可收藏品”(collectibles)一词直至 1980 年代才出现在字典中。《韦氏大词典(全新第九版)》(Webster’s Ninth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1989 年)谨慎地、彬彬有礼地将这个词定义为“爱好者收藏的,尤其……有别于艺术品、邮票、钱币和古董一类传统收藏品”的重要物品。更准确也更粗鲁的定义应该是:“骗子大批量卖给容易上当受骗的笨蛋的各种物品。这些笨蛋以为自己正在收藏‘独一无二’的艺术品,他们的藏品将会升值,从而变成有价值的传家宝,传给对他们感恩戴德的子孙后代。”

这类可收藏品之所以具备价值和(或)艺术美感,从而够资格成为恶俗物品,要归功于销售者和广告公司的欺骗。有关这类一文不值的丑陋物品的广告,塞满了以缺乏安全感的中产阶级(见“恶俗广告”)为目标读者的通俗杂志。这类广告尤擅使用恶俗语言,就是那种极度仿古和伪艺术的词,比如“传家宝”和“收藏”(“建立你自己的传家宝收藏”)。能吸引势利眼和假充高级的人的词语有很多,比如第一版、限量版、独一无二、首发、艺术品、杰作、正宗,以及能抬高购买者的地位,但也许用在真正的艺术品上才合适的形容词:手工的、精细的、传奇的、壮丽的,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形容词:有价值的。这类可收藏品的价值很特殊,因为它们被暗示“日后”肯定会升值,到那时,这些物品就会被“后代们”视若珍宝。那么,这类珍贵物品都有哪些呢?

我们从瓷顶针说起。你可以通过加入“顶针收藏者俱乐部”获得有价值的顶针。(推销恶俗物品的一种标准手段是将“一个系列”物品的第一件卖给顾客,这样就能促使他继续收藏随后的一系列物品。)每个月,顶针收藏者俱乐部的成员都会收到一枚被称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的瓷顶针,成员们还会被怂恿“建立一个能永世珍藏的独一无二的收藏”。不久,他们就会被邀请为自己收藏的顶针投资购买一个“可爱的玻璃圆顶陈列架”,这个架子“将为您家的室内装饰增添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