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专政君主体制和王权的终结(第3/9页)

在三级会议开幕的第二天,贵族和僧侣的代表分别在各自议院自行召开会议,第三等级因为有双倍的代表人数,被允许使用三级会议的会场,这是最大的会议厅。接下来,开始了一场决定革命是发生还是被制止的斗争,法国的前途决定于这三个等级是分裂还是联合。

这个重要问题开始于审查代表的资格。第三等级代表们主张共同审查,即使三个等级不在一起开会,但每个等级对于审查其他等级的代表资格都是感兴趣的;而特权等级则以各等级分开存在为理由主张分别审查,因为他们察觉到,只要开始了这次共同行动,以后就不可能再分开。

第三等级的行动十分谨慎老练,并且很有毅力。他们冒着风险作了很多努力、取得了一系列缓慢且不起决定作用的成果、进行了反复的斗争之后,才获得现在的地位。开始时,他们采用聪明而稳妥的做法,按兵不动,在某些场合,只要善于等待就能取得胜利。三个等级中,第三等级的内部意见一致,并且他们的人数占三级会议代表的一半;贵族内部存在倾向于平民的反对派,僧侣中大多数倾向于平民,这些人中有几个热爱和平的主教,是人数众多的教区司铎的朋友,僧侣中的教士阶层相当于教会中的第三等级。

在这种局面下,拖延时间会使各等级重新联合,这种结果是第三等级所希望而主教们所畏惧的,因此,在5月13日,主教们自愿充当调停人。但这种调停注定没有效果,贵族不会同意按人数表决,第三等级不会同意按等级表决,调停会议开到5月27日仍旧毫无结果。

这种情况被贵族打破,他们坚持分开审查代表资格。在贵族作出这个决定的次日,第三等级宣布自己是代表全国的议会,并且以上帝和公众利益的名义邀请僧侣与他们联合。这一举动震惊宫廷,他们立即出面干涉,并使会议复会。宫廷方面派出一批调停人来调解三个等级之间的纠纷,让内阁负责调解各等级之间的分歧。这样一来,三级会议便从属于一个委员会,而国王则拥有委员会的最高裁决权。

后来又召开了几次会议,结果并未有多大改观,三个等级谁也不肯让步,这样僵持了很久,直到贵族重申主张再次打破僵局。五个星期之后,谈判依旧没有结果。由于特权等级拒绝联合,第三等级意识到自己已经取得了国民的信任,自行召开国民议会的时机已经到来,再拖延下去反而会招致国民的反对,于是决定采取行动。第三等级代表米拉波指出,需要有一位巴黎的代表提出建议,于是西哀耶斯站了出来,西哀耶斯性情怯懦,却足智多谋。西哀耶斯说,妥协绝不可能,审查势在必行,共同审查是正当合理的要求。他促使议会宣布邀请贵族和僧侣代表到三级会议的会议厅参加审查,并且宣布这次审查无论这两部分人是否参加都要举行。

国民议会成立

6月17日,第三等级审查结束后,西哀耶斯建议单独组成国民议会。这是一个果敢的行动,人数众多拥有合法权力的第三等级宣布自己是法兰西的代表,他们解决了这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将三个等级的会议变为人民的会议。政治权力方面的等级制度不复存在,迈出了废除君主政体中的第一步,6月17日这个值得铭记的决定,直接引发了8月4日夜的法令。已经决定了的东西必须加以保卫,但这样的决定是否能够维持得住却令人担忧。

很快,国民议会宣布第一个决议:立法权不可分,这个行使主权的行动将特权等级置于自己的统领之下。接下来要做的是限制宫廷税收,议会宣布这种税收不合法,但在国民议会开会期间允许暂时征收。国民议会维持原有的公债,保护资本家的债权,宣布成立一个日用必需品委员会,以解决人民的日常需要。这些坚决而富有远见的措施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烈拥护。

宫廷方面在三个等级中制造分裂的目的失败后,就开始改用其他手段,希望运用国王的权威来维持等级制度。为避免国王接受内克尔谨慎温和的建议,他们安排路易十六出巡马尔利,并利用这个机会迫使国王采纳含有敌意的计策。这位君主不分建议好坏一概接受,在这批党同伐异的宫廷贵族的包围下,他听任摆布,同意了他们以王权来平息平民等级叛逆的要求。

宫廷方面让路易十六威严十足地到国民议会去,以国王的名义宣布撤销一切决议,并下令把三个等级分开,亲自确定三级会议应当施行的各项改革。在这个时期,那些搞密谋的顾问开始掌握王朝政府,从之前的暗中策划变为公开行动。掌玺大臣巴朗登、阿图瓦伯爵、孔代亲王、孔蒂亲王等人开始实施早已商定的计划,内克尔则失去了一切势力。内克尔曾建议国王采用一个调解方案,由国王主持召开新的会议以达成协议,在增税问题上按人数表决,在特殊利益和特权问题上按等级表决。这个办法赋予贵族和僧侣阻止废除旧弊病的权力,倾向于维持旧制度,因而对第三等级不利,这个办法如果能够实行,那么下一届三级会议后就会建立上下两院。内克尔喜欢折中的方案,他试图以逐渐的让步而非用一次行动来实现政治变革。内克尔的这个方案在斗争尚未激化时原本可以实现,但在目前的情况下已不适合。现在,全部权力归于全体国民的时候已经到来。内克尔的建议不能够解决问题,于是那班新的顾问索性将他的计划改变成为一次政变,这些人认为国王的严令能够震慑议会,人民也会因为得到国王对某些改革的应允而感到满足。但他们没有意识到,假如发生了不服从国王命令的事件,就会使王朝陷入险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