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夏本纪第二(第2/5页)
淮河以南和大海以西的大片地区是扬州:彭蠡泽(江西鄱阳湖古名)已经治好蓄水,大雁冬天就来这里停居。松江、钱塘江、浦阳江都已疏通入海,震泽(江苏太湖古名)地区就获得了安定。箭竹已经遍地生长。这里长的草鲜美柔嫩,这里长的树木非常高大。田质湿润。田地属下下等级,田赋属下上等级有时杂出升到中下等级。贡品有三种金属,美玉、似玉的宝石、箭竹,象牙、兽皮、鸟的彩色羽毛、旄牛尾,海岛上夷民用草织的衣服,用圆形竹器盛着的五色染丝织成的贝锦,还有是有时根据命令要进贡的包着的橘子和柚子。贡赋运往京城是先沿江或沿海向北,再通到淮河、泗水。
北起荆山、南到衡山之南的地区是荆州:江水、汉水像要去朝见宗主似的奔腾向前流入大海。有无数条支流汇入长江正好处在全州中部,沱水、涔水已经疏导,云土泽、梦泽治理好了。荆州的土质湿润。田地属下中等级,田赋是上下等级。贡品是彩色羽毛、旄牛尾、象牙、兽皮,三种金属,椿木、柘木、桧木、柏木,质地粗糙或柔细的磨刀石、可做箭镞的石头、丹砂,可做箭杆的諷)、眓木,是荆州地区三个诸侯国致送贡品中的著名特产,还有用绳缠绕包裹起来用于宗庙祭祀时滤酒的菁茅,用圆形竹器盛着的黑色或浅绛色的绸布以及用丝带串起来的珍珠,有时根据命令要进贡的九江中产的大龟。贡赋运往京城是先乘船经过长江、沱水、涔水、汉水,再经过陆路输送下到洛水,到达南河。
荆山以北、黄河以南的地区是豫州:伊水、洛水、鏶水、涧水,都已疏通流入黄河,荥播泽经过整治已经蓄水,疏导了荷泽,然后又治理到孟猪泽。豫州的土质柔细松软,低洼地是肥厚色黑。田地属中上等级,田赋属上中等级有时杂出升到上上等级。贡品是漆、丝、细葛布、苎麻,用圆形竹器盛着的细丝绵,有时候按命令进贡磨磬的错石。贡赋运往京城是先乘船经过洛水,然后到达黄河。
东到华山之南、西到黑水之滨的地区是梁州:岷山、潘冢山经过整治可以种植,沱江、涔水已经疏导,蔡山、蒙山都已平治完毕,和夷地区的民众收到了治理的功效。梁州的土质是青黑色。田地属下上等级,田赋属下中等级有时错杂下上等级或下下等级。贡品有趚玉、铁、银、钢铁、纈石、磬,熊、罴、狐、狸四种野兽。西戎织皮族和西倾山的贡物沿着桓水运来,其他的贡赋运往京城是先乘船进入潜水,经过陆地转输再进入沔水,到达渭水,最后横渡黄河。
西到黑水、东到冀州西界的黄河是雍州:弱水已经疏导西流,泾水从北岸流入渭水,漆水、沮水已经疏浚通畅,沣水也会流入渭水。荆山、岐山都已经平治,也包括终南山、敦物山一直到鸟鼠山。治理高原和低洼地所取得的功效,一直伸延到了都野泽。三危山一带经过整治已经可以定居,三苗族也就非常遵守秩序了。雍州是黄色细柔松软的土质。田地属上上等级,田赋属中下等级。贡品有趚玉、琳玉、宝石琅玕。贡赋运往京城是乘船经过积石山附近的黄河,到达龙门地段的西河,再运到渭水和黄河的汇合处。织皮族的民众居住在昆仑、析支、渠搜三座山下,西方各族也就安定顺从了。
开通九条山脉的道路: 山及岐山直到荆山,越过了黄河;壶口山、雷首山直到太岳山;砥柱山、析城山直到王屋山;太行山、常山直到碣石山,从这里可以进入大海;西倾山、朱圉山、鸟鼠山直到太华山;熊耳山、外方山、桐柏山直到负尾山;开通嶓冢山,直到荆山;内方山直到大别山;岷山的南面直到衡山,跨过九江,到达敷浅原(即今庐山)。
疏导了九条河流:疏导弱水流过合黎山,使弱水的下游注入了流沙(居延泽附近的沙漠);疏导黑水,流过三危山,再进入南海(青海);从积石山开始疏导黄河,一直流过龙门,往南流到华山北面,又向东流过砥柱山,再向东流过盟津,还向东经过洛水注入黄河的一段,直到大邳山,往北流过降水,进入大陆泽,再往北分散为九条河道,又汇合成为逆河,最后流入大海;从嶓冢山开始疏导漾水,向东流去就叫汉水,又往东流叫做苍浪水,经过汇合三遖水,进入大别山,往南流入长江,再向东流汇合江水形成彭蠡泽,还往东流就叫北江,最后流入大海;从岷山开始疏导江水,往东流分出另外一条支流沱水,又往东流到达澧水,经过九江,到达了东陵(今湖南岳阳),向东偏北流去和彭蠡泽水汇合,再往东流就叫中江,最后流入大海;疏导禮水,向东流叫做济水,流入黄河,再向前潴留形成荥泽,然后向东流经过陶丘的北部,又向东流到达荷泽,又向东北流汇合汶水,又向北转向东流入大海;从桐柏山开始疏导淮河,向东流汇合泗水、沂水,再往东流入大海;从鸟鼠同穴山开始疏导渭水,往东流汇合沣水,又往东北流和泾水相汇,往东流过漆水、沮水,流入黄河;从熊耳山开始疏导洛水,往东北流汇合涧水、鏶水,又向东流汇合伊水,最后向东北流入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