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十二 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第6/7页)

几天以后,蒯通又劝韩信说:“善于听取意见,是事情成功的征兆;善于计谋策划,是事情成功的关键。不善于听取意见,不善于计谋划策,而能够长治久安的人,可就少了。在听取意见中,没有一两次失误的人,旁人无法用言论迷惑他;在计谋划策中不至于本末倒置的人,旁人也无法用语辞干扰他。安于伙夫这种杂役的人,就会失却掌握万乘大国君权的机会;守护斗石俸禄的人,就会失去公卿宰相的地位。所以聪明的人就会当机立断,迟疑不决,是成事的祸害。明察毫厘的小计,却遗忘天下的大计,理智上明知怎样做,决策时却不敢实行,这是一切事情的祸根。因此说:‘猛虎的犹豫,不如黄蜂、蝎子的敢于用刺;骏马的踌躇,不如劣马的稳步;勇士的狐疑,不如庸夫的必达。虽然有舜、禹的智慧,但闭口不说,就不如聋哑人的比手画脚。’这说明可贵的是在于能实行。功业难以成功却容易失败,时机难以得到却容易失去。时机啊时机,不会再次到来。希望您仔细考虑这件事。”韩信犹豫不决,不忍心背叛汉王,又自以为功劳很多,汉王终究不会夺去自己的齐国,于是谢绝了蒯通。蒯通的劝说不被采纳,后来就装疯做了巫师。

汉王被围困在固陵的时候,采用张良的计策,征召齐王韩信。韩信就带兵到垓下会师。项羽被打败以后,汉高祖突然袭击,夺去了齐王韩信的兵权。汉王五年正月,改封齐王韩信为楚王,定都于下邳。

韩信到了自己的封地,召见了曾经给饭吃的漂洗丝絮的老大娘,送给她一千金。还召见下乡县南昌亭长,给他一百钱,说:“您是个小人,做好事有始无终。”又召见曾经侮辱过自己、叫从他裤裆下爬过去的那个年轻人,任命他做楚国的中尉。韩信告诉各位将相说:“这位是壮士。当初侮辱我的时候,我难道不能杀死他吗?但杀他没有道理,所以忍到了现在。”

项王的一员逃亡将领钟离眜,家住伊庐县,一向跟韩信友好。项王死后,他就投奔了韩信。汉王怨恨钟离眜,听说钟离眜在楚国,就下令叫楚国逮捕他。韩信刚到楚国时,巡视各县邑,都列兵进出。汉王六年,有人上书揭发楚王韩信谋反。汉高祖采用陈平的计策,天子外出巡视会见诸侯,南方有个云梦泽,派使臣通告各诸侯到陈县集会,说:“我将要巡视云梦泽。”其实是要袭击韩信,韩信不知道。汉高祖将要到达楚国时,韩信想出兵反叛,自己心里想没有罪过,要朝见皇上,又怕被擒获。有人劝韩信说:“您杀了钟离眜去见皇上,皇上一定高兴,没有后患。”韩信召见钟离眜来商议这件事。钟离眜说:“汉王之所以不来攻取楚国,是因为有我钟离眜在您这儿。如果要逮捕我去私自讨好汉王,我今天死了,您也会紧跟着灭亡了。”于是破口大骂韩信说:“你不是一个厚道的人!”终于自杀了。韩信拿着钟离眜的头,到陈县朝拜汉高祖。皇上命令武士捆绑韩信,放在后面的副车上。韩信说道:“果真像人家所说:‘狡猾的兔子死了,好的猎狗遭烹杀;高飞的鸟完了,好的弓箭被收藏;敌国破灭,谋臣死亡!’天下已经平定,我当然该烹杀!”皇上说:“有人告发你谋反!”于是给韩信戴上刑具。到达洛阳时,赦免了韩信的罪,用他做淮阴侯。

韩信知道汉王害怕和嫉妒自己的才能,常常借口生病不朝见,也不随从。韩信从此日夜怨恨,经常闷闷不乐,耻于跟周勃、灌婴一辈人处在同等地位。韩信曾经拜访樊哙将军,樊哙用跪拜的礼节迎来送往,口口声声自称臣子,说:“大王竟肯光临臣下!”韩信出门时,笑着说:“我这一生,竟然和樊哙等人处在一个行列!”皇上曾经跟韩信闲谈各位将领有无才能,认为他们各有长短。皇上问:“像我能带多少兵?”韩信说:“陛下不过能带十万兵!”皇上问:“对您来说怎么样?”韩信说:“我是越多越好。”皇上笑着说:“越多越好,为什么被我擒获?”韩信说:“陛下不善于带兵,却擅长驾驭将领,这就是我韩信之所以被陛下擒获的原因。况且陛下的地位是上天赐予的,不是人力所做到的。”

陈豨被任命为巨鹿郡守,向淮阴侯辞行时,淮阴侯拉着他的手,让左右的人回避,同他在院子里散步,抬头对着天叹息说:“可以跟您说话吗?我有话想跟您说。”陈豨说道:“一切听从将军的吩咐!”淮阴侯说:“您的所在地,是天下精兵所聚集之处;而您又是陛下亲信宠爱的臣子。如果有人说您反叛,陛下必定不相信;再有人来告您造反,陛下就会怀疑了;第三次来人告您造反,陛下必定会大怒而自己带兵讨伐。我替您从中起兵呼应,天下是可以图谋的。”陈豨一向了解韩信的才能,相信他,说:“恭敬领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