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刘裕对南燕和后秦的北伐(第9/9页)
[25] 《晋书·姚泓载记》云,姚洸遣赵玄率精兵千余守柏谷坞,几乎全部战没。姚洸遂以洛阳降。《宋书·檀道济传》,洛阳被俘秦军四千余人,则战前洛阳驻防的秦军为五千余人规模。
[26] 据《资治通鉴》卷一百十七,十月“甲子,道济进逼洛阳。丙寅,洸出降”(第3694页)。《宋书》《南史》的刘裕本纪,及《晋书·姚泓载记》均未载洛阳克复的具体日期。
[27] 《宋书·王镇恶传》,第1365页。
[28] 《宋书·自序》,第2455页。
[29] 《宋书·王镇恶传》,第1369页。
[30] 《水经注疏》卷十五《洛水》:“洛水又东,迳龙骧城北。龙骧将军王镇恶,从刘公西入长安,陆径所由,故城得其名。”(第1297页)所谓“从刘公西入长安”为概说,因为此时刘裕尚未至前线。此地在洛水上游,较为僻远,正常行军不会经行此处,只能是王镇恶部为筹集军粮,从黄河边翻山而来。
[31] 《宋书·王镇恶传》:“镇恶悬军远入,转输不充,与贼相持久,将士乏食,乃亲到弘农督上民租,百姓竞送义粟,军食复振。”(第1369页)
[32] 《宋书·自序》:“绍复遣抚军将军姚赞将兵屯河上,绝水道。赞垒堑未立,林子邀击,连破之,赞轻骑得脱,众皆奔败。”(第2456页)
[33] 《宋书·自序》:“高祖以通津阻要,兵粮所急,复遣林子争据河源。林子率太尉行参军严纲、竺灵秀卷甲进讨,累战,大破之,即斩伯子、默骡、小方三级,所俘馘及驴马器械甚多。所虏获三千余人,悉以还绍,使知王师之弘。兵粮兼储,三军鼓行而西矣。”(第2456页)
[34] 《宋书·自序》:“田子本为疑兵,所领裁数百”(第2448页)。《晋书·姚泓载记》:“刘裕使沈田子及傅弘之率众万余人入上洛,所在多委城镇奔长安。田子等进及青泥。”又云:“时裕别将姚珍入自子午,窦霸入自洛谷,众各数千人。”(第3015页)盖翻越秦岭的晋军有多路,并非只从武关道进发,大概每支规模都不大,共计有万余人。
[35] 《宋书·武帝纪中》,第42页。
[36] 《宋书·王镇恶传》,第1369页。
[37] 《宋书》卷二十七《符瑞志上》,第784页。
[38] 《宋书·武帝纪上》,第20、22页。
[39] 《宋书·胡藩传》,第1444页。
[40] 《资治通鉴》卷一百十七,第3689页。
[41] 《宋书·王懿(仲德)传》,第1392页。
[42] 《宋书·自序》,第2455页。
[43] 《晋书·姚泓载记》,第3010页。
[44] 《宋书·武帝纪中》,第36页。
[45] 《魏书》卷九十七《岛夷刘裕传》,第2133页。
[46] 《水经注疏·济水一》,第658页。
[47] 《水经注疏·汳水》,第1991页。
[48] 《水经注疏·汳水》,第1966页。
[49] 《史记·项羽本纪》,张守节《正义》引戴延之《西征记》,第327页。
[50] 《宋书·武帝纪中》,第42页。
[51] 《宋书·王镇恶传》,第1369页。
[52] 《宋书·武帝纪中》,第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