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是战斗让地中海成为罗马的内湖(第11/19页)
这种战略与当年对付汉尼拔率领的迦太基人如出一辙。佩尔修斯的胆识和军事才干远远不如汉尼拔,因此这一场战争,他的失败只剩下时间的问题了。
保卢斯请两个商人当向导,命令司法官屋大维努斯把全部舰队集中在希拉克兰,并准备1000个人10天的补给。其次,他命令纳斯卡和率领一支精兵,共8000步兵和200骑兵,向希拉克兰进发。他此举是为了让佩尔修斯以为罗马人要在那里上船,准备从海上迂回马其顿阵地。他只把计划暗中告诉纳斯卡一人。为了吸引佩尔修斯的注意力,保卢斯又告诉纳斯卡,他将亲自率领其余部队进攻马其顿的前哨阵地。
纳斯卡出发后,第二天拂晓,保卢斯就向设在伊尔皮乌斯河道中央的敌军前哨阵地发动了第一次牵制性攻击。马其顿王佩尔修斯在一边,罗马执政官保卢斯在另一边,都在观战。远距离作战对马其顿军较为有利,因为他们可以投掷石头,但一到近战,罗马军却比较坚定,因为他们的防御较好,每个人都有盾牌。差不多到中午时分,保卢斯就发出收兵信号。这一天的战斗就如此结束了。
第二天,同样的剧情又上演了一遍。第三天,保卢斯不再下令罗马军进攻,而另派一支军队沿河岸向下游走,装出准备在河口上渡河的样子。很明显,这都是为了吸引马其顿人的注意力,使其忽视纳斯卡率领罗马军执行的迂回战略。
当晚,纳斯卡率领罗马军利用黑夜掩护从希拉克兰向西进发。不幸的是,在行军途中,有个克里特士兵逃走了。他跑到马其顿营地,把秘密告诉了佩尔修斯。佩尔修斯立即派1万雇佣兵和2000马其顿兵,由米罗率领进行阻击。
马其顿军一撤退,保卢斯就知道大概发生什么变故了,于是也马上率军去接应纳斯卡,毫无困难地与纳斯卡在迪乌姆以北会合。纳斯卡担心马其顿王佩尔修斯再度乘着黑夜逃走,主张立即进攻,但罗马执政官保卢斯却更有经验,没有接受他的建议,而是命令罗马军修筑营地,就地防守。
罗马人修筑营地时,护民官加卢斯向士兵们宣布说:“明日夜间会有月食发生,时间是自第二时到第四时。”为了平息士兵们的害怕心理,他解释说这纯粹是自然现象,并说明了理由。到月食真正发生时,罗马士兵均认为加卢斯具有识破天机的智慧。相反,马其顿士兵在心理上产生了极大恐慌,认为这是王国灭亡、民族毁灭的预兆。马其顿营地叫闹喧哗,直到月亮复圆才停止。
月食后那天下午,罗马军有一匹马脱缰冲向对岸,后面有三个人跟着追,河水刚刚没过大腿。同时,马其顿方面有两名色雷斯士兵想去捉那匹马,结果被打死一个。于是,这队约800人的色雷斯兵被激怒。罗马方面当然不肯示弱,立即对抗,双方马上发生小规模冲突。
喧闹声把保卢斯引出帐外。他知道一旦打起来,要召回自己的部队,既不容易又不安全,所以最好是利用士兵的锐气把这个偶发事件变成胜利的机会。于是,他率领全军出营。正好,赶去参加小规模冲突的纳斯卡回来报告:马其顿王佩尔修斯已经领军出营,正在布阵。
于是,一次偶尔的冲突事件迅速演变成双方的大决战。
马其顿军的攻击速度快得出人意料,迅速渡过劳卡斯河,向阿罗克拉斯山麓前进。看到马其顿军阵前面伸出的长矛有如刺猬一般,保卢斯不免有点儿惊恐,但他很快就故作镇静,连头盔和铠甲都没穿戴,就指挥罗马军摆开军阵迎战。
罗马方面最初的反攻是由皮里格尼亚人组成的军团。他们处在罗马军阵右端,无法攻入马其顿人用长矛组成的人墙。指挥官萨维努斯抓住一面军旗,投到敌军中间。这引起一场混战。不过,皮里格尼亚军团还是被马其顿人击溃。他们漫无秩序地向阿罗克拉斯山上逃走。这时,罗马全军都想退回山坡,军阵中出现一个大漏洞。如果马其顿王佩尔修斯趁机追杀,那么罗马军阵将会完全被击溃。在此关键时刻,他低劣的军事素质再次彰显出来——他命令马其顿军将方阵向山坡上推进,并不去追击已经动摇的皮里格尼亚军团。
罗马执政官保卢斯把兵力分开,命令他们迅速钻入马其顿军阵的一切裂缝、缺口中,并立即展开近战。保卢斯把这个命令传达给罗马军官,军官们又传达给士兵们。不久,他们就搅在马其顿军阵之内,从侧面和后方攻击,致使马其顿人的盾牌保障失效。这样一来,马其顿军阵的力量和优势全然丧失,最终完全被击溃。
看到将会不可避免的失败,马其顿王佩尔修斯率领几乎毫无损失的骑兵逃回皮拉,再退到安菲波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