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是战斗让地中海成为罗马的内湖(第9/19页)

公元前197年,腓力五世亲自率军迎战罗马军。两军在库诺斯克法莱遭遇。罗马及同盟国军约2万人,马其顿军2.5万。看双方的兵力,马其顿人似乎没有什么害怕的,罗马人也没多大取胜的希望。不过,时逢大雾,马其顿方阵不能发挥威力,被罗马军团击溃。

当年,双方缔结和约,马其顿被迫从希腊北撤,并向罗马赔偿巨款。和约还规定马其顿只能保持5000人的军队,拥有5艘战船,未经罗马许可,不得与邻国交战。这一条约,俨然让罗马成为马其顿的保护国。

不仅如此,罗马还趁机宣称自己是希腊各城邦的解救者,俨然以这些城邦的保护人自居。这是那些与罗马人结盟的希腊城邦所没料到的。从当时的情况看,罗马人的举动也有些霸道和莽撞。因而,罗马人不久便面临了麻烦。

罗马人签订和约的初衷是希望希腊从此分裂,并使各城邦保持平衡,以便自己稳稳当当做盟主。不过,做盟主不仅仅要有强大的武力,更需要超人的智慧。不久,和约即产生裂痕。罗马的同盟者欧迈尼斯与比西尼亚国王普鲁西亚斯交恶,后又与马其顿国王腓力五世发生争吵。罗马人认为欧迈尼斯企图扩展权力,就通过援助佩尔修斯来牵制他。而阿托利亚人之间又不断发生争执,亚该亚同盟内部经常起摩擦,一些国家经常到罗马城去告状。罗马派遣大使或代表团调查和调停,但结果却少有成就,这显示出罗马这个盟主在处理事情上尚有欠缺。

看到这种局面,从未放弃重获霸权希望的腓力五世认为罗马势力已经衰落,马其顿崛起的机会来临了。他于公元前187年派兵占领色雷斯海岸城市埃努斯和马罗尼亚。这足以威胁赫勒斯滂——通往亚洲的最近通路。欧迈尼斯感到惊慌。公元前185年,罗马派代表团去调查并提出报告,裁决要求腓力五世撤兵。腓力五世极其愤怒,但因为他对战争并无准备,只得忍怒撤兵,并派幼子德米特里到罗马去向元老院诉苦。

罗马人利用此机会分化马其顿王族,非常欢迎德米特里,待以殊礼。罗马执政官弗拉米尼努斯甚至向德米特里献媚说罗马不久将拥立他为王。德米特里回到马其顿时,带回了对马其顿人最有利的答复,受到马其顿人热烈欢迎。于是,马其顿人认为,由于腓力五世的挑拨,马其顿与罗马之间才走到战争边缘,因为德米特里的斡旋才重获和平。腓力五世的大儿子佩尔修斯极为嫉妒弟弟,伪造弗拉米尼努斯寄来的威胁腓力五世的信,以此为借口,将德米特里毒死。不久,腓力五世就识破了这个阴谋,但他已经被佩尔修斯架空。不难看出,罗马人此计运用得非常成功,不动声色地挑起了马其顿的内部矛盾。

公元前179年,腓力五世莫名其妙死了,他大儿子佩尔修斯继承王位。佩尔修斯决定继续采用敌视罗马的政策,而第一步却要求与罗马续订同盟条约。罗马同意之后,佩尔修斯就设法增强对色雷斯的控制,同时想办法收买一切反罗马的人,发出号召欢迎一切由于政治或债务等理由逃亡在外的希腊人到马其顿来,并允诺完全恢复其过去的地位和财产。于是,几乎每个希腊城市和国家中,不管对马其顿是友是敌,只要是反罗马的人,都向马其顿靠拢,纷纷投靠。

得知此消息,罗马元老院大为恐慌,立即派代表团到马其顿去进行调查。佩尔修斯对罗马代表团成员冷眼相待。此时,罗马人才意识到佩尔修斯的野心已经膨胀起来,而且比其父腓力五世更有手腕。公元前172年,欧迈尼斯到罗马城去,在元老院陈诉佩尔修斯的侵略意图,要求罗马出兵。罗马元老院同意了。

罗马司法官西西里乌斯被派往伊利里亚,在阿波罗尼亚建立亚德里亚海东岸的桥头阵地。不过,此时罗马是危险的。因为佩尔修斯财库里的金钱足以供养他现有的军队再加1万雇佣兵10年,储存的粮食也能支持同样长的时间,各种装备可供其三倍的兵力使用,拥有39000步兵、4000骑兵。如果主动进攻的话,那么尚未准备好的罗马人将会惨败。不过,佩尔修斯没有充分了解局势,也缺乏主动进攻的勇气,依仗着粮食多消耗得起,采取单纯防御的战略,坐候敌人进攻。 

公元前171年仲夏,在执政官克拉苏指挥下,罗马军才从布林底西渡海到了阿波罗尼亚。全军包括两个由执政官率领的正常军团,每个军团为6000步兵和300骑兵,另有联军的16000名步兵和600名骑兵。为了与罗马合作,欧迈尼斯的陆军和舰队同时动员备战。相对于马其顿军团,罗马联军在实力上一点儿也不占优势。

克拉苏在伊利里亚留下了一支强大兵力以阻止马其顿从西面进攻,然后率领其余部队从阿波罗尼亚翻过山脉,到达色萨利的拉利萨。在卡里西努斯小山附近,罗马军与佩尔修斯率领的马其顿军遭遇。罗马军大败,损失2000步兵,200骑兵被杀,200骑兵被俘。罗马军不得不撤过佩留斯河,回避马其顿的兵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