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绝不能碰政治底线(第7/13页)

他写:李鸿章是我所见过的,最聪明最聪明的中国人。

他接着写:但李鸿章不喜欢我,讨厌我,还想搞死我。

他最后写:我不明白这是为什么,我没有招惹李鸿章啊,他为什么要欺负我呢?为什么?

阿思本的日志至今仍保存着,他写下的原话是:

李鸿章是个能干的中国人,但也是个不守规矩的人,他的行为就是想削弱我的权力,然后可以更好地驾驭我或抛开我,就像他对其他欧洲军官一样。

他声称:我的使命是传播西方文明,维护全人类的利益,如果听命于李鸿章,这些从英国海军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将士,就和李鸿章招安来的海盗们没有区别了。如果真的发生这种可怕的事,联合舰队就会由蒙上帝赐福的舰队,堕落到被中国人和在华欧洲人诅咒的地步。

他在日志上最后写道:我如果在这个问题上软弱,就会如戈登那样,被李鸿章玩弄。

阿思本说:我要去北京,去上访!

我就不信了呢,这么大的中国,难道还没我阿思本说理的地方?李鸿章竟然如此欺负我,我要向中国的皇帝陛下投诉,李鸿章他必须要为此付出代价。

必须的!

阿思本北京上访

悲愤的阿思本奔赴北京,与先期抵达的李泰国相见。

阿思本说:那谁,李鸿章,就是那个江苏巡抚,他欺负我。

李泰国问:李鸿章这个人,典型不要脸,逮谁欺负谁。所以他欺负你是完全正常的,问题是,他是如何欺负你的呢?

阿思本道:你知道,中英联合舰队,首站是上海,可是李鸿章在上海码头派了许多人,只要见到舰队的水兵,就立即上前拉扯,要求水兵辞职离开舰队。只要水兵答应他们的要求,他们就会立即把一笔巨款打入水兵在英国的私人账户。如果水兵不答应,他们就纠缠不休,没完没了。幸亏我发现得及时,急忙逃离了上海,可我仍然损失了十四个人,这事我跟李鸿章没完。

李泰国:阿思本老兄啊,我实话告诉你吧,挖你的墙脚,引诱你的水兵跳槽,这只是李鸿章对你下手的第一步,他后面还有更狠的呢。你看看这个,他们明确要求,要在你之上,再加上一个总统。

阿思本:……总统?有没有搞错,这不过就是支舰队,怎么还弄出总统来了?

李泰国:阿思本啊,中国人是超喜欢乱搞的怪人,给你的舰队安排一个总统,只是小意思啦。实际上,他们要求改签一个五条协议,撤销你的舰长职务,你以后不是舰长,而是副总统啦。

阿思本:不是……这个……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李泰国:很简单,中国人不认可咱们两个之间的协议,他们要求你必须要接受地方官员的指挥。

阿思本:这我绝对不会答应的,我来中国是为中国皇帝陛下效劳,我不会充当地方当局的仆人。

李泰国:唉,这话你还是留着去跟中国的总理衙门去说吧。

史书上记载:此后三周,阿思本和李泰国两人,每天都去总理衙门上访,他们诱骗、争论和咆哮,但每天得到的答复都是:不好意思,两位先生,我们的领导下乡视察去了,现在还没有回来,什么时候回来,这可说不定。

一直到了10月5日,经历了整整三个星期的漫长上访,也没有见到恭亲王。阿思本的耐性耗光了,他咆哮如雷,拿羽毛笔写了封最后通牒,要求总理衙门在四十八小时之内,批准他和李泰国之间的一十三条协议,否则的话,他将立即解散舰队。

解散中英联合舰队,让刚刚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再老老实实地趴回到地上去。恭亲王,你会为此后悔的!

最后通牒发出后,总理衙门里终于走出一位领导来——总理衙门大臣文祥,这个官职类似于现在的外交部副部长。

文祥对阿思本说出来的原话是,大清国即使退回关外,也绝不会屈服于阿思本的无理要求。

啥?啥玩意儿?啥意思?阿思本被弄糊涂了:我来是为你们的皇帝陛下效劳的,中英联合舰队是为了保护皇帝陛下安全的,你怎么会说出退出关外的话来?

文祥冷笑:阿思本,你缺心眼儿,我们可不缺心眼儿。用你的猪脑子想一想,我们满人数量如此之少,却凌驾于数量庞大的其他民族之上,成为中国的皇帝,连曾国藩那样的圣人,都只能对我们俯首帖耳,为什么?就是因为权力的法则在起作用。权力这种东西,建立在人性之恶的基础之上,是世上最不公正、最不公平的东西。权力,是愚昧者依附之伤害智慧的;权力,是邪恶者依附之伤害正义的;权力,是残暴者依附之伤害善良的。正是因为有了汉民族中愚昧者对智慧的伤害,邪恶者对正义的伤害,残暴者对善良的伤害,这世上才有了权力,也才有了大清帝国的稳固江山。可你个臭不要脸的阿思本,你竟然敢向权力要求公平,要求正义,你也不想想,这世道公平了,人人都平等了,权力还有什么价值?愚昧者又如何伤害智慧?邪恶者又如何伤害正义?残暴者又如何伤害善良?你要知道,智慧、正义与善良是不需要权力的,只有愚昧、邪恶与残暴才需要借助权力的力量,达到残酷的目的。你阿思本的要求,是在摧毁大清帝国的权力,你所要的公平一旦实现,皇帝的予取予求就失去了依据。届时老百姓就会意识到,把男人掳入宫中割掉卵袋,把女人掳入宫中让其沦为性奴,是世上最残暴最邪恶的事情。到那时候,天下人都会起来向我们发难,我们又如何掌握权力?到时候我们唯一的出路,就是逃出关外。阿思本,你自己掂量掂量,你的要求我们能够答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