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特殊移民政策的两个发展阶段(第9/11页)
(12)战后被迁移的富农(1948年来自伊兹梅尔州的富农、1949年来自摩尔达维亚的富农、1951年来自西乌克兰的富农、1951年来自立陶宛的富农、1952年来自西白俄罗斯的富农)。
1940年代末至1950年代初,当局开始在波罗的海沿岸、西乌克兰、西白俄罗斯、摩尔达维亚右岸和北布科维纳等地区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并对当地数万名农民进行了剥夺和强制迁移。根据苏联内务部特殊移民部和苏联国家安全部第9局的统计资料,这些移民中的大部分人均被纳入战后(1945~1949年)来自波罗的海沿岸和摩尔达维亚的“民族主义者”特殊移民类型,少部分人在迁入特殊移民区后形成了以下四个独立的特殊移民类型:“来自伊兹梅尔州的富农”(根据苏联部长会议1948年10月6日决议);“来自乌克兰共和国西部的富农”(根据苏联部长会议1951年1月23日决议);“来自立陶宛共和国的富农”(根据苏联部长会议1951年9月5日决议);“来自白俄罗斯西部诸州的富农”(根据苏联部长会议1951年9月18日决议和苏联部长会议1952年3月25日指令)。[79]
这些人的具体情况如下。
1948年来自伊兹梅尔州的富农:1948年10月6日,根据苏联部长会议第3785-1538号决议当局开始了针对伊兹梅尔州富农分子的迁移行动。根据托木斯克州内务部管理局局长斯梅什利亚耶夫的通报,11月抵达该州的富农分子共计250户(1100人)。这些人全部被安置在托木斯克州的“德古利杰茨”企业参加劳动。当月底,苏联内务部长克鲁格洛夫在给斯大林、莫洛托夫、贝利亚和马林科夫的报告中写道:“为了对移民实行管理和监督,我们在富农分子居住的各地区都成立了内务部特别管理处。在从伊兹梅尔州迁移这批富农分子的行动过程中没有发生任何意外事件。”[80]
1949年驱逐摩尔达维亚的富农:1949年4月6日,根据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共(布)中央局和加盟共和国部长会议的建议苏联部长会议通过了《关于从摩尔达维亚迁出富农分子、大地主、德国人帮凶、亲法西斯组织成员及其家属》的第129-467cc号决议。苏联内务部在相关总结报告中指出,1949年从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迁入西伯利亚各地区的富农分子、地主分子、大商人、德国法西斯占领者的积极帮凶、白卫军分子和反革命党派成员共计35050人。其中被安置在集体农庄的此类人口共计2354户(9679人),在国营农场得到安置的有1878户(7272人)。据阿尔泰边疆区内务部管理局局长沙霍夫6月的通报,当地内务部机关依照苏联内务部1949年6月11日命令对来自摩尔达维亚的1172户富农分子进行了劳动安置。另据该州内务部管理局局长尤金报告,同年7月一批来自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移民(共计1439人)迁入克麦洛沃州,同年8月又有摩尔达维亚族移民998人迁入阿穆尔州。移民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很多人都居住在不适于人居住的窝棚里。[81]
迁移乌克兰的富农:根据1951年1月23日苏联部长会议颁布的《关于从乌克兰西部诸州迁移富农及其家属》的第189-88cc号决议、9月5日第3309-1568cc号决议和苏联国家安全部1951年12月20日命令,乌克兰境内1700名富农分子及其家属被强制迁往托木斯克州和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1952年2月11日,又有“乌克兰民族主义者联盟分子”共1057人被迁往秋明州。负责这批移民安置工作的是苏联内务部长С.Н.克鲁格洛夫和苏联国家安全部长伊格纳季耶夫。[82]
迁移立陶宛的富农:1951年9月5日,苏联部长会议颁布了《关于对立陶宛共和国中敌视集体农庄的富农及其家属实施永久性迁移》的决议。根据相关统计资料,截至1952年1月1日登记在册的来自立陶宛的特殊移民共计16833人,同年7月1日其数量已增加到18027人。[83]
迁移白俄罗斯西部诸州的富农:根据苏联部长会议1951年9月18日第3538-1645号决议和1952年3月25日第6435号指令,1952年4月7日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部长会议通过了第436号决议,决定将白俄罗斯西部诸州的富农分子及其家属迁往国家东部地区。1952年4月23日,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家安全部长巴斯科夫在给苏联国家安全部长伊格纳季耶夫的通报中说:“从1952年4月18日开始的驱逐富农分子的行动已经结束。我们原计划迁移1170户(4082人),实际共迁移1194户(4298人)。”关于此,伊格纳季耶夫还向斯大林做了汇报:“我们在4月18日深夜开始了迁移富农分子的行动,整个行动持续了一昼夜,共迁移移民家庭1194户(4298人)……为运送这批移民我们共动用了5个专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