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正公年谱卷六(第2/10页)
公以景镇之贼,久攻未克,委副将朱品隆、游击喻吉三、知县张岳龄、县承凌荫廷等,回湖南续招乡勇四千人,赴抚州训练,以备攻剿。
二十七日,派委员弁巡杳抚州城防。
二十八日,具折奏谢弟国荃保选用知府加道衔恩。又奏报萧启江一军力解信丰城围,现在飞调该军驰赴吉安为湖南援应一折,阵亡将弁李先益,李楚文,黄龙光,刘文友请恤。附奏添招练勇,即由江西添筹月饷一片。
三月朱品隆等所募乡勇先后抵抚州。公按日阅操,传见各营哨官,时时训饬之。
十三日,张公运兰击贼于景德镇,军势复振。
刘公腾鹤领湘军驻防湖口。皖南之贼窜陷建德,刘公近剿阵亡。公调派平江勇千人,委知府屈蟠领之,以防湖口。
二十六日,奏报景德镇官军两月以来攻剿情形一折。陈亡将弁喻福庆、易福升等五十二员名,开单请恤。附片奏:添募湘勇,在抚州教练,俟吉安防务稍松,即调派各营合攻影镇之贼。又具折奏谢曾纪寿由吏部带领引见恩。
是月,李武愍公孟群攻剿庐州阵亡。
四月,湖南永州解围,贼以全股围扑宝庆府城。公弟国潢治团练于乡邑。湘勇从军事在外者,人怀家乡之虑。公札节各营官禁勇丁告假回籍。委员至衡州府城,坐探湖南贼势军情。三日一报,随时函告各营以慰之。公出城阅视操演,其队伍整齐者,亟犒赏以奖励之。
二十五日,拜发万寿贺折,专弁入都。
二十七日,公弟国荃到抚州营。
五月初九日,公与弟国荃设次行释服礼,仿《通礼》中品官祭仪,面略变通以行之。
初十日,派调湘军之在抚州者旧部四营、新募者七营,为数共五千八百人,公弟国荃总领之,赴景德镇助剿,李公鸿章同往赞画。
二十二日,总兵饶公廷选来见公。二十六日,奏报楚军近攻景德镇连获胜仗,现在添军助剿一折。附片奏:饬九江道沈葆桢赴本任,调总兵饶廷选接防广信。又奏记名道编修李鸿章留营襄办军务,檄令会同曾国荃等督剿景镇。又奏陈明服阕日期一片。时公麾下各军,悉赴景德镇,其留防抚州者千数百人,皆本归江省调度之营,借公为之镇抚而己。
六月初三日,礼部主事李榕来抚州见公。
湖南贼围宝庆,久不解,萧公启江军亦至宝庆。总督官文公奏,探知湖南贼势,将窜入蜀。请令公带兵赴夔州一带,择要扼守。奏上谕:“官文奏请饬曾国藩迅赴夔州一折。详览该大臣所奏各情,实为通筹大局起见,本日已谕令有凤派兵扼要严防。惟该省兵力恐不能当此悍贼。曾国藩前派萧启江带兵援剿湖南,现在湖南吃重,此一军自未能调回。此外,如江西、湖北等兵,素称得力,着曾国藩即日统带,由楚江前赴四川夔州扼守,以据两湖上游之势。倘贼踪窜至,即要有备无患。至江西景德镇之贼,尚未剿平,着曾国藩斟酌情形,咨商耆龄,妥为布置,俾得迅埽逆氛,不至顾此失彼,是为至要。钦此。”
公弟国荃督军至景德镇,三战皆获胜。十四日,克景德镇。贼窜浮梁县。十五日,公弟国荃、张公运兰等追击贼于浮梁。克之。贼溃入徽州境。江西全省肃清。
十八日,复奏寄谕防蜀一折。奏称:臣所部兵勇为数无多,目下景德镇攻剿之师,难以遽行抽动。若令由鄂赴蜀,应须兵力稍厚,乃可携以入峡。维时湖南宝庆贼势犹盛,湘军既克景镇后,弁勇等思归尤切,势不能止。公乃调张运兰引军回湘,以援宝庆。拟自率六千人溯江西上至宜昌,驻军扼湖广之西路。
二十二日,驰奏克复景德镇及浮梁县城,江西全省肃清一折。奏称:曾国荃系臣亲弟,不敢仰邀议叙。随折奏保道员张运兰、王文瑞、游击任星元三员,阵亡都司李印典、守备向其昌、陈玉才、高成春请恤。附片奏:调张运兰一军会剿宝庆,以副弁勇迫救桑梓之情,可期得力。臣拟先驻湖北宜昌等郡,如贼果入川,再行酌量前近。又奏保已革编修吴嘉宾、前奏保升同知,经吏部核驳,请以内阁中书选用,并加五品衔。又片奏副将黄翼升复姓归宗一案。
二十八日,张公运兰拔营回湘。
公弟国荃率吉字中营拔赴抚州。
公饬调朱品隆等军田景镇拔营,取道湖口渡江,驻军于小池口。
七月初一日,公弟国荃至抚州。公作《林君殉难碑记》,刊石立于抚州城外林源恩殉难之处,以表其忠。
初六日,奏报景镇官军分两路赴楚拔营日期一折,奏保萧启江一军南安、信丰两案出力员弁,开单请奖。附片奏:臣前在江西重整水师,设立楚师子药炮位三局,历时三载有余,始行裁撒,请将该局员量予保奖。公弟国荃以病留抚州数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