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正公年谱卷六(第4/10页)
二十四日,公督各营拔营入皖,分为前后帮启行。
公弟国荃请假回湘。
十一月初三日,公驻军于黄梅县。
十三日,拔营进驻宿松县。公统领步队二十营、马队一营,派朱品隆、李榕总理营务处。
萧公启江、张公运兰两军,由湖南分途出境,援剿两粤。公两次奏调萧启江一军,谕旨饬调张运兰赴皖,均经广西,湖南奏留。
十九日,奏报入皖日期一折,奏称:萧启江、张运兰两军均不调回,谕旨另筹一军,绕赴淮北,由臣官文会奏办理。前月通筹四路进剿之议,由公主稿。其后奏报各路军情,多由胡公林翼主稿,公会衔而已。
十二月,胡公林翼由黄州拔营进军英山,公弟贞干从之。公调派前帮十营,以朱品隆、李榕总领之,进驻太湖县,派委彭山屺总理营务处。公与营官讲求坚垒浚濠之法,濠深丈有五尺,躬亲巡视量度,虽风雪不避也。
是月,公弟国潢、国荃迁葬星冈公、王太夫人于大界新茔。
江西巡抚耆龄公调任广东。公乃作《毕君殉难碑记》刻石立于景德镇毕刚毅公阵亡之处。
是岁,和春公奏劾德兴阿罢职,江北大营不复置帅,诏和春兼辖之。周武壮公天培阵亡于浦口。胜保丁优,陈请回京穿孝。以袁甲三为钦差大臣,与南河总督庚长督办军务,攻克临淮关。袁公驻守之。
「庚申」咸丰十年,公五十岁
正月,公在宿松大营。
贼酉陈玉成大股由安庆上犯小池驿,围扑鲍超营甚急。公与胡公林翼调派各营援之。飞札调萧启江一军驰回援皖。每遇寒风雨雪沉霾阴噎之晨,则终日惶然,以前敌为虑。
二十五日,多隆阿、鲍超大破贼于小池驿。二十六日,击破贼垒七十余座,克太湖、潜山两县城,贼下窜。
公叔父高轩公卒于家。
萧公启江军至长沙,骆公秉章派令援皖。公以陈逆败退,皖军解严,而萧启江一军叠奉旨令赴蜀,遂咨湖南止其前来。萧公乃引军由常德入川。是月,张公国梁攻克沿江贼垒,袁公甲三克凤阳府城,而颍州府又为贼所陷。
石达开踞广西之庆远府,分扰湖南。广东边境。
二月初五日,闻高轩公讣,悲痛,目疾复剧。初六日,专折奏谢年终恩赏。专差赍部监执照一百八十七张,历年筹饷劝捐所余者,具折奏缴。附片报:官军大捷,拟分路进剿,臣目疾复发,又得臣叔父曾骥云病故之信,请假四十日,在营调理。初七日,公入宿松县城,设次成服,调奠服衰十有四日,公弟贞干自太湖营来,就次成礼。
官文公、胡公林翼会奏小池驿大胜,克复太湖、潜山两县,奉上谕:“官文,胡林翼、曾国藩督师进剿,调度有方,着先行交部从优议叙。钦此。”
二十日,公改服还营。
公每日黎明,即出巡视营墙,按期阅视操练,虽羽檄交驰,而不废书史。是月始辑录《经史百家杂钞》,以见古文源流,略师桐城姚氏鼐之意而推广之。李公续宜假满到鄂,寻赴大营。
张公梁攻金陵上下关贼垒,克之。
皖南之贼陷泾县及广德州,窜人浙江境。张公玉良由金陵大营分兵援浙。
二十七日,杭州省城陷,罗壮节公遵殿等死之。
三月初一日,探明安庆城内贼踪之强弱多寡及城外贼垒拒守之形势,定计攻之。
初五日,李公续宜来见,筹度分兵近剿。议以公所部攻围安庆,多隆阿公围攻桐城,李公驻军于青莫塥以为援。
鲍超伤病发,请假回藉。
二十六日,公调所部吉字等营拔赴安庆。
是月,杭州将军瑞昌公督驻防兵坚字满城,贼攻之不下。提督张公玉良以援兵至,克复杭州省城,寻收复广德州。贼窜陷建平、东坝、溧阳,纠皖南大股萃于金陵。
闰三月初五日,奏折恭谢天恩交部优叙。又奏景德镇、浮梁案内保举文员遵部议分晰开单,声明各员劳绩一折。
十一日,会奏鄂、皖军情一折,又奏保小池口击破援贼,克复太湖、潜山三案出力员弁开单请奖一折。
十四日,作《何君殉难碑记》,立石于英山县何文贞公殉难之处。
二十二日,编《经史百家古文杂钞》成,又约选四十八篇,以为简本。公寄书家中,名其所居曰“八本堂”。其目曰:“读书以训诂为本,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二十六日,李元度来见公。公派令综理宿松大营管务处。
二十七日,公弟国荃到营。公令督勇攻安庆集贤关贼垒。
左公宗棠自英山来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