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正公年谱卷六(第8/10页)

江浙贼氛大炽,粉粉请援于公。十四日,接奉派兵援剿宁国之旨。十五日,接奉由严州转战而东赴援浙江之旨。十七日,接奉统师南下,规复苏、常郡县之旨。二十一日,接奉派兵救援浙省之旨。二十三日,驰奏复陈四次谕旨一折,奏称:臣由皖南进兵,以急援宁国、急攻广德为要。力不能兼顾,则以专救宁国为要。徽、宁等属一片贼氛,皖南不安,臣军且有岌岌不保之势,何能屏蔽浙江?更何能规复苏、常?目下是兵力未齐,上不能分圣主宵旰之忧,下不能慰苏人云霓之望,寸心负疚,惶悚无地。附片奏:团练一事,实为地方大弊,皖南岭隘纷歧,若筑碉设卡,尚可以资防守。在籍编修宋梦兰,众论称许,请赏加侍讲衔,令其董劝绅民,兴筑碉堡。又片奏保安徽臬司毛鸿宾堪胜江苏省藩司之任,又奏报江长贵收复广德州城一片。

是日,接奉上海危急设法救援之旨。又奉派拨兵勇赴援宁国之旨。二十四日,张公运兰到祁门营。二十八日,拔营由徽州、旌德进援宁国。

是月,薛公焕击贼,却之,上海解严。张玉良攻嘉兴不克,全军败溃,杭州戒严。贼陷金坛县,周威毅公天孚等死之。贼杀戮极惨。京口将军巴栋阿守镇江府,派提督冯子材攻丹阳。

八月初一日,公出至渔亭,巡视营垒。奉上谕:“张芾着即来京,所有皖南军务,统归曾国藩督办,周天受着交曾国藩差委。钦此。”又奉上谕:“薛焕片奏江南贼匪滋蔓难图,惟以重兵直捣金陵,该逆必回顾根本等语。着曾国藩体察情形,或即先捣金陵,亦可牵制贼势等因。钦此。”

公调派副将宋国永代领鲍超所部霆字营一军,进攻泾县,以援宁国,李元度新募平江勇行抵江西贵溪,公及调来徽州会剿。

初三日,驰奏张运兰、宋国永分路进兵日期一折。附片奏:上海情形己松,臣军未能即图金陵。又片奏:杭城危急,浙省贼势浩大,非数千人所能救全。必须左宗棠新军到后,配足万人,乃可赴杭援剿。骆秉章奉命督办四川军务,奏请左宗棠入蜀,湖南本省空虑,人心惊恐,左宗棠未克成行。恳恩敕令骆秉章暂缓入蜀,俾左宗棠星夜兼程来皖,合两湖、江西之全力,以救浙而攻苏,或有补于万一。

初七日,李元度领军到祁门。

贼再陷庆德州,攻扑宁国府。初九日,朱威肃公景山阵亡。十二日,宁国府城失守,周忠壮公天受死之。于是周氏兄弟殉难者三人。

十四日,李元度赴徽州接办防务。

二十日,鲍超到祁门,公饬令迅赴营中,公移驻祁门城北。

二十三日,驰折奏报援军甫进,宁国府城被陷,徽州戒严,自请交部议处;鲍超迁延不如期抵营,请革去勇号,仍责令督军进剿;道员廖士彦委解浙饷,闻警折回,以致宁国军因饥败溃,请即革联;周天受捐躯殉节,查明另折请恤。附片奏:沥陈身在皖南,心悬江浙,俟立脚稍稳,即当分军先趋苏境,以符原议。又片奏:臣军及皖南防军需饷甚巨,所收江西牙厘实多不敷,请旨饬江西每月拨解漕折银五万两,以济徽、宁之防;陕西每月协解银二万两,专发安庆一军。三月之后,即行截止。又以前奏奉到批谕,启牖愚蒙,指示亲切。附片覆陈懔遵感激之忱。

李元度率军至徽州。贼以大股由绩溪扑犯徽州,平江勇败溃,原防官军亦溃。二十五日,贼陷徽州府城,势趋祁门。公飞调鲍超回军渔亭,张运兰回军黟县,以遏其锋。左公宗棠军行抵南昌,公飞咨调赴乐平、婺源之闲,以防贼窜江西之路。是月僧王军败于天津,都城戒严。胜保奏请飞召外援,銮與巡狩热河,恭亲王留守京师。

九月初一日,公遣子纪泽赴安庆大营,由安庆回湘,为书以训之。

初四日,李公续宜率军四营至祁门。

公闻都下之警,悲不自胜。初六日,驰折奏称:臣自恨军威不振,甫接皖南防务,旬日之间,徽、宁失陷。又闻夷氛内犯,凭陵郊甸。东望吴越,莫分圣主累岁之忧;北望滦阳,惊闻君父非常之变。且愧且愤!涕零如雨!应恳天恩,于臣与胡林翼二人中,饬派一人,带兵北上,冀效尺寸之劳,稍雪敷天之愤。又奏报徽州失守一折,自请交部议处。又咨呈恭亲王文书一道。

公与李公绩宜筹商北援之举一切调度。李公留营旬日乃去。公又函致胡公林翼,作北援议八条。寻以和议既成,奉上谕:“皖南北均当吃紧之时,该大臣等一经北上,难保逆匪不乘虑思窜,扰及完善之区,江西、湖北均为可虑,曾国藩、胡林翼均着毋庸来京。该大臣甫接皖南防务,连失两郡,虽因饷绌兵单,究属筹画未密,着即振作军心,再接再厉,勿以一挫之后,即损军威。李元度谋勇兼优,此次失衄,殊属可惜!人材难得,着即迅速查明下落具奏。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