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正公年谱卷八(第2/9页)
二月初二日,公拜折奏称:忝列戎行,奏报甚少,其所以硁硁自守者,盖亦有故:一则不轻奏谣传之言,一则不轻奏未定之事,一则不轻奏预计之说。因此三者,遂蹈迟延之咎。臣忝非常之遇,倚任弥重,延访更殷!嗣后拟十日奏事一次,有急则加班具奏。所有谕旨垂询之件,谨分条详复:其一,计曾国荃、杨载福、张运兰回营之期;其一,李鸿章募练淮勇,二月可以成军,拟由陆路驰至镇江;其一,攻捣金陵必先清后路,脚跟已稳,面后可进;其一,李续宜筹派兵勇,援颍州之路;其一,左宗棠援剿浙江,必从衢、严之间下手;其一,上海筹措洋兵,以助防守之法。凡六条。
饬安庆藩司核定厘金卡局支发军饷坐支章程。
初四日,阅视李公鸿章营勇及所部程学启、膝嗣林等营。
多隆阿公大破贼于庐州城外,尽平贼垒。
初五日,奉到上谕:“曾国藩奏沥陈下情,遵保皖抚各折片,具见该大臣虑远思深,实深嘉悦!己明白宣示,仍令该大臣节制四省矣!朝廷黜陟之权,原非封疆大吏所能侵越。第该大臣简任纶扉,督理江皖,膺股肱心膂之寄,朕畴咨岳牧,延访甚殷,该大臣图济时艰,不当稍有避嫌之见,方合古大臣知无不言之义。嗣后如有所知,不妨密封呈进,以备采择。钦此。”同日奉上谕:“曾国藩晓畅戎机,公忠体国,中外咸知。当此江浙军务吃紧,生民茶炭,若非曾国藩之悃忱真挚,岂能轻假事权?所有江南、安微、江西、浙江四省巡抚提镇以下,仍归曾国藩节制。该大臣务当以军务为重,力图攻剿,以拯生于水火之中,毋许再行固辞。钦此。”时又因三载考绩之典,奉上谕:“大学士湖广总督官文,久任封圻,虚怀延揽,于吏治戎行,均能整饬,着交部从优议叙。协办大学士两江总督曾国藩,督军办贼,勤劳罔懈,于江皖地方,叠复名城,战功卓著。甄拔所部将士,坚能称职,前经简授协办大学士,仍着交部从优议叙。四川总督骆秉章,前在湖南巡抚任内,剿办贼匪,不分畛域,其所荐举人才,尤为有裨实用,自升任川督,办理丹稜股匪及整顿地方,均能妥速,着赏加太子少保衔,用示嘉奖。钦此。”
初六日,专弁入都,赍奏登极贺表。
初八日,张公运兰假满还抵皖。
初九日,李公续宜抵任来见。公派提督成大吉等进军固始,以援颍州。左公宗棠击贼于遂安县,大破之,克复县城。
初十日,拜发万寿贺折,专弁入都。又代弟国荃奏谢天恩一折。
十二日,驰折奏安徽省城仍宜设于安庆。前此改建庐州,系一时权宜之计。安庆处滨江适中之地,足资控制。至大江水师战船千余号,炮位三千余尊,逐年积累,成此巨观。事定之后,江防仍不宜撤。请专设长江水师提督一员,添设将弁额缺若干,均候吏、兵二部详核议奏。附片奏:江海虽同一水面,而风涛气候各殊。楚军水勇战船,但可用之江面,未可以出重洋。臣料粤逆所掠江楚之民,必无遽能纵横海上之事。又附片奏:浙江衢河浅窄,不宜水军,江西刘于浔水师专防本省汛地,不能赴浙援剿。又奏采访忠义第六案,附片奏:委员王敬恩请恤。
十五日,公弟国荃至安庆,所募湘勇以次集于皖境。是日,奉到上谕:“江苏布政使着曾国荃补授,即赴新任,毋庸来京请训。该员系两江总督曾国藩之弟,例应回避,惟该省军务紧要,需员办理,着毋庸回避,以资得力。钦此。”又以李元度补授浙江臬司。
二十二日,拜折代弟国荃奏谢天恩。附片奏参新授臬司李元度请革职,交左宗棠差遣。又具折分条奏报军情:其一,曾国荃募勇已经抵皖,饬今进剿巢县、含山一带;其一,李鸿章带勇拟会同曾国荃,攻剿江边一路,冲过贼中,以期速达镇江;其一,多隆阿进攻庐郡大捷,伤亡亦多,需稍事休息,再图进攻;其一,李续宜派兵援颍情形,由李绩宜具奏;其一,左宗棠剿贼大捷,克遂安城,由左宗棠详报;其一,援浙之军必须蒋益沣到后,乃能合力兜剿;其一,湖州孤悬贼中,无路赴援,惟闻城中粮米足支数月,或可保全;其一,徽州解围后,改令朱品隆接防郡城,派张运兰老湘营为游击之师;其一,上海有高桥、萧塘之捷,当可保全。冯子材仍守镇江。凡九条。公出城巡阅新到之湘勇七营。
二十四日,公弟国荃启行,督军沿江岸进剿。
李公鸿章成军八千人,拟濒江而下,傍贼垒冲过,以援镇江,计未决。二十八日,上海官绅钱公鼎铭等筹银十八万两,雇洋人轮船七号,驶赴安庆,以迎李公鸿章之师。定以三次载赴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