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阙斋读书录卷十(第3/9页)

《和王观复洪驹父谒陈无已长句》。

“九鼎”句,谓无已有前辈典型,足为士林之重。一角,以无已比麟,谓如学士中之瑞也。“砥柱”句,言无已独立于颓波之间。

《送密老住五峰》。

密老,盖法昌之嗣。“螺蛳吞大象”:法昌《法身颂》中语也。“美酒无深巷”:古语也,谓酒之美者,虽在深僻之地,人必就沽。山谷之意,以为密老但解法昌宗旨,何患不为人所知哉?

《武昌松风阁》。

山谷以崇宁元年壬午九月至鄂,东坡已于前一年辛巳死矣。故曰“东坡道人已沈泉”。文潜时谪黄州安置,尚未到黄,故曰“何时到眼前”。

《次韵文潜》。

凌江,即凌云、凌波之类。韩诗:“遂凌大江极东陬。”任注云:“三豪,当是东坡先生及范淳夫、秦少游,于时皆死矣。”“有人”二句,谓安民修政,自有庙堂诸人身任兹责,吾辈政可隐几学道,息诸妄念尔。末二句,言贤愚邪正,久而自明,犹水清而石自见。

《次韵元实病目》。

首二句,言为道者惟恐心之不灰,为学者惟恐见之不博,各异趣也。

《花光仲仁出秦苏诗卷思两国士不可复见开卷绝叹因花光为我作梅数枝及画烟外远山追少游韵记卷末》。

仲仁,盖衡州花光山长老。梦蝶真人,用《庄子》事。篱落逢花,用陶潜事,以比秦少游逢花便醉也。法融禅师入牛头山幽栖寺,有百鸟衔花之异。少游卒于藤州,其子处度稿殡于潭,故有长眠橘洲之句。霜前草,言喜尚未死也。

《太平寺慈氏阁》。

元结在零陵寻得岩洞,名曰朝阳岩。结为春陵刺史,死已久矣,故曰“不闻皁盖下”。愚溪,怀柳子厚也。

《题淡山岩》第二首。

征君,谓周贞实,零陵人,居淡山石室,秦始皇三征不起,遂化为石。元次山有大回中小回中诗,言樊水之回洑也,此借用以言岩洞之回环。

《明远庵》。

渊明好眠,空瓶亦好卧,故曰“同此趣”。瓮头,初熟酒也。梨花,酒杯样制如此。

《戏答欧阳诚发奉议谢予送茶歌》。

欧阳昔年曾为东坡所赏,馈之以酒。兹又与山谷往还,馈之以茶。欧阳君必多髯,故用宋华元于思事。

《和范信中寓居崇宁遇雨》。

庆、曼,盖崇宁两禅僧。徽宗崇宁三年,诏天下置崇宁寺观,为上祈年。

《还家呈伯氏》:“强趋手板汝阳城,更责愆期被诃诟。”

山谷初到汝州,时镇相富公以到官逾期下吏。

《流民歌》。

熙宁二年,河北于旱后又遭水灾,流民南渡就食襄叶间。所云疏远之谋,老生常谈者,山谷是时必陈救荒之策也。

《答和甫庐泉水》:“此邦虽陋有佳士。”

当指德平言之。

《赠赵言》。

“北门”六句,山谷时在北京,谓他人不顾而赵言独来相寻访也。

《次韵晁补之廖正一赠答诗》。

《晁元咎集》云:“及第东归,将赴调,寄李成季。”又云:“复用前韵答明略,并呈鲁直。”“顷随计吏西入关”以下七句,俱言其不得志。“轻裘”句,言其登科也。

《再次韵呈廖明略》:“君既不能如钟世美,匦函上书动天子。”

元丰元年十一月,钟世美以内舍生上书,称旨得官。世美盖党附王安石者,山谷此言特戏之耳。

《走答明略适尧民来相约奉谒故篇末及之》。

“省庭无人与争长”:唐宋进士日省试。韩公诗:“下驴入省门”。此云“省庭”,皆指试进士言之。”比邻著作相劳苦”:指尧民也。

《答明略并寄无咎》。

“已得樽前两友生”:谓尧民、明略。“更思一士济阳城”;谓无咎时在济州也。嗣宗,谓无咎之诸父,以无咎比阮咸也。

《次韵呈明略并寄无咎》。

“一夫鄂鄂独无望”四句,言举世混浊不清,是非不明,故但当拄笏看云,不问荣枯耳。后忽幻出一梦,梦与二子对酒,奇甚。

《再答明略》第一首。

“读书糊口”,言不能有为于时也。“南箕北斗”,言故人各在天一方也。“当时”四句,言良友远别,不复向时人索知音也。

《次韵孔著作早行》。

“但问无恙”者,言过家不遑久处也。“何意”句,言更不能过访亲长也。韩文以孔戣之白而长身类孔子,山谷此诗以孔著作之好古发愤类孔子。史注云:“先言明经使者,又言北行河决,盖比之汉平当也。”平当以明经为博士,又以明经《禹贡》使行河。

《次韵无咎阎子常携琴入村》。

山谷尝写《梁父吟》,跋云:“武侯此诗乃以曹公专国,杀杨修、孔融、荀或耳。”此用《梁父吟》,亦跋中之意也。“村村”四句,咏入村也。晋石崇及卫瓘传,皆言饭化为螺谷。“成螺”句,借用以言谷已坚栗也。公子,谓晁氏之群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