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史百家杂钞卷二十(第13/18页)

以上先世

君生七年丧其母,九年而丧其父。能力学行,去黄州录事参军,则不仕而退处东都洛上十余年。行益修,学益进,交游益附,声号闻四海。故相国郑公余庆留守东都。上言洪可付史笔。李建拜御史,崔周祯为补阙,皆举以让。宣歙池之使与浙东使,交牒署君从事。河阳节度乌大夫重允间以币先走庐下,故为河阳得,佐河阳军。吏治民宽,考功奏从事考,君独于天下为第一。元和六年,诏下河南,征拜京兆昭应尉,校理集贤御书。

以上出处仕宦

明年六月甲午疾卒,年四十二。娶彭城刘氏女,故相国晏之兄孙。生男二人,八岁曰壬,四岁曰申;女子二人。顾言曰:“葬死所!”七月甲申,葬万年白鹿原。

以上妻子卒葬

既病,谓其游韩愈曰:“子以吾铭。”铭曰:

生之艰,成之又艰;若有以为,而止于斯!

韩愈/李元宾墓铭

李观,字元宾。其先陇西人也,始来自江之东。年二十四举进士,三年登上第,又举博学宏辞,得太子校书。一年,年二十九,客死于京师。既敛之三日,友人博陵崔宏礼葬之于国东门之外七里,乡曰庆义,原曰嵩原。友人韩愈书石以志之,辞曰:

已虖元宾!寿也者,吾不知其所慕;夭也者,吾不知其所恶。生而不淑,孰谓其寿?死而不朽,孰谓之夭?已虖元宾!才高乎当世,而行出乎古人。已虖元宾!竟何为哉?竟何为哉!

韩愈/施先生墓铭

贞元十八年十月十一日,太学博士施先生士匄卒。其寮太原郭伉买石志其墓,昌黎韩愈为之辞,曰:先生明《毛郑诗》,通《春秋左氏传》,善讲说,朝之贤士大夫从而执经考疑者继于门。太学生习《毛郑诗》、《春秋左氏传》者,皆其弟子。贵游之子弟,时先生之说二经,来太学,帖帖坐诸生下,恐不卒得闻。先生死,二经生丧其师,仕于学者亡其朋。故自贤士大夫、老师宿儒、新进小先,闻先生之死,哭泣相吊,归衣服货财。

以上明二经及死时事

先生年六十九,在太学者十九年。由四门助教为太学助教,由助教为博士。太学秩满当去,诸生辄拜疏乞留。或留或迁,凡十九年不离太学。

以上在太学之久

祖曰旭,袁州宜春尉。父曰婼,豪州定远丞。妻曰太原王氏,先先生卒。子曰友直,明州县主簿;曰友谅,太庙斋郎。

以上祖父妻子

系曰:

先生之祖,氏自施父,其后施常,事孔子以彰。雠为博士,延为太尉,太尉之孙,始为吴人。曰然曰续,亦载其迹。先生之兴,公车是召,纂序前闻,于光有曜。古圣人言,其旨密微,笺注纷罗,颠倒是非;闻先生讲论,如客得归,卑让肫肫,出言孔扬。今其死矣,谁嗣为宗?县曰万年,原曰神禾,高四尺者,先生墓耶?

韩愈/唐河中府法曹张君墓碣铭

有女奴抱婴儿来,致其主夫人之语曰:“妾,张圆之妻刘氏也,妾夫常语妾云:‘吾常获私于夫子。’且曰:‘夫子,天下之名能文辞者。凡所言,必传世行后。’今妾不幸,夫逢盗死途中,将以日月葬。妾重哀其生志不就,恐死遂沉泯,敢以其稚子汴见先生,将赐之铭,是其死不为辱,而名永长存,所以盖覆其遗允子若孙。且死万一能有知,将不悼其不幸于土中矣!”又曰:“妾夫在岭南时,尝疾病,泣语曰:‘吾志非不如古人,吾才岂不如今人?而至于是、而死于是邪?尔若吾哀,必求夫子铭,是尔与吾不朽也!”

以上述张刘氏语

愈既哭吊辞,遂叙次其族世名字事始终而铭曰:

君字直之,祖欢,父孝新,皆为官汴宋间。君尝读书,为文辞有气,有吏才。尝感激,欲自奋拔树功名以见世。初举进士,再不第,因去事宣武军节度使,得官至监察御史。坐事贬岭南,再迁至河中府法曹参军,摄虞乡令。有能名,进摄河东令。又有名,遂署河东从事。绛州阙刺史,摄绛州事,能闻朝廷。

以上科第官阶

元和四年秋,有事适东方,既还,八月壬辰死于汴城西双丘,年四十有七。明年二月日,葬河南偃师。妻,彭城人,世有衣冠。祖好顺,泗州刺史。父泳,卒蕲州别驾。女四人;男一人,婴儿汴也。

以上卒葬、祖父妻子

是为铭。

韩愈/扶风郡夫人墓志铭

夫人姓卢氏,范阳人,亳州城父丞序之孙,吉州刺史彻之女。嫁扶风马氏,为司徒侍中庄武公之冢妇,少府监西平郡王赠工部尚书之夫人。初,司徒与其配陈国夫人元氏,惟宗庙之尊重,继序之不易,贤其子之才,求妇之可与齐者,内外亲咸曰:“卢某旧门,承守不失其初,其子女闻教训,有幽闲之德,为公子择妇,宜莫如卢氏!”媒者曰:“然。”卜者曰:“祥。”夫人适年若干,入门而媪御皆喜。既馈,而公姑交贺。克受成福,母有多子,为妇为母,莫不法式。天资仁恕,左右媵侍,常蒙假与颜色,人人莫不自在。杖婢使,数未尝过二三。虽有不怿,未尝见声气。元和五年,尚书薨,夫人哭泣成疾,后二年亦薨,年四十有六。九年正月癸酉,袝于其夫之封。长子殿中丞继祖,孝友以类,葬有日,言曰:“吾父友,惟韩丈人视诸孤,其往乞铭。”以其状来,愈读曰:“尝闻乃公言然,吾宜铭!”铭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