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史百家杂钞卷二十(第15/18页)
以上说李怀光
明年,上复京师,拜左金吾卫大将军,由大金吾为尚书左丞,又为太常卿,由太常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在宰相位凡五年,所奏于上前者皆二帝三王之道,由秦、汉以降未尝言。退归,未尝言所言于上者于人。子弟有私问者,公曰:“宰相所职系天下,天下安危,宰相之能与否可见。欲知宰相之能与否,如此视之其可。凡所谋议于上前者,不足道也!”故其事卒不闻。以疾病辞于上前者不记,退以表辞者八,方许之,拜礼部尚书,制曰:“事上尽大臣之节。”又曰:“一心奉公。”于是天下知公之有言于上也。初,公为宰相时,五月朔会朝,天子在位,公卿百执事在廷,侍中赞百僚贺,中书侍郎平章事窦参摄中书令,当传诏,疾作不能事。凡将大朝会,当事者既受命,皆先日习仪。于时未有诏,公卿相顾,公逡巡进,北面言曰:“摄中书令臣某病,不能事。臣请代某事。”于是南面宣致诏辞,事已复位,进退甚详。
以上为宰相
为礼部四年,拜兵部尚书,入谢,上语问日晏,复有入谢者,上喜曰:“董某疾且损矣。”出语人曰:“董公且复相。”既二日,拜东都留守,判东都尚书省事,充东都畿汝州都防御使,兼御史大夫,仍为兵部尚书。由留守未尽五月,拜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管内支度营田汴、宋、亳、颍等州观察处置等使。
以上以东都留守授节度汴州之任
汴州自大历来多兵事,刘玄佐益其师至十万。玄佐死,子士宁代之,畋游无度,其将李万荣乘其畋也逐之。万荣为节度一年,其将韩惟清、张彦林作乱,求杀万荣不克。三年,万荣病风,昏不知事,其子乃复欲为士宁之故,监军使俱文珍,与其将邓惟恭,执之归京师。而万荣死,诏未至,惟恭权军事。公既受命,遂行,刘宗经、韦宏景、韩愈实从,不以兵卫。及郑州,逆者不至,郑州人为公惧,或劝公止以待。有自汴州出者,言于公曰:“不可入!”公不对,遂行,宿圃田。明日,食中牟,逆者至,宿八角。明日,惟恭及诸将至,遂逆以入。及郛,三军缘道欢声,庶人壮者呼,老者泣,妇人啼,遂入以居。初,玄佐死,吴凑代之,及巩闻乱归。士宁、万荣皆自为而后命,军士将以为常,故惟恭亦有志。以公之速也,不及谋,遂出逆。既而私其人,观公之所为,以告曰:“公无为。”惟恭喜,知公之无害己也,委心焉。进见公者,退皆曰:“公,仁人也!”闻公言者,皆曰:“公,仁人也!,,环以相告,故大和。
以上速入汴州,不以兵卫
初,玄佐遇军士厚,士宁惧,复加厚焉。至万荣,如士宁志。及韩、张乱,又加厚以怀之。至于惟恭,每加厚焉。故士卒骄不能御,则置腹心之士,幕于公庭庑下,挟弓执剑以须:日出而入,前者去;日入而出,后者至。寒暑时至,则加劳赐酒肉。公至之明日,皆罢之。贞元十二年七月也。
以上罢庭庑弓剑之士
八月,上命汝州刺史陆长源为御史大夫行军司马,杨凝自左司郎中为检校吏部郎中观察判官,杜伦自前殿中侍御史为检校工部员外郎节度判官,孟叔度自殿中侍御史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支度营田判官。职事修,人俗化,嘉禾生,白鹊集,苍鸟来巢,嘉瓜同蒂联实。四方至者,归以告其帅,小大威怀。有所疑,辄使来问。有交恶者,公与平之。
以上治汴,僚佐效验
累请朝,不许。及有疾,又请之,且曰:“人心易动,军旅多虞,及臣之生,计不先定,至于他日,事或难期。”犹不许。十五年二月三日,薨于位,上三日罢朝,赠太傅,使吏部员外郎杨於陵来祭,吊其子,赠布帛米有加。公之将薨也,命其子三日敛,既敛而行。于行之四日,汴州乱,故君子以公为知人。公之薨也,汴州人歌之曰:“浊流洋洋,有辟其郛,阗道欢呼,公来之初;今公之归,公在丧车。”又歌曰:“公既来止,东人以完;今公殁矣,人谁与安?”
以上薨汴
始,公为华州,亦有惠爱,人思之。公居处恭,无妾媵,不饮酒,不谄笑,好恶无所偏,与友人交泊如也。未尝言兵,有问者曰:“吾志于教化。”享年七十六,阶累升为金紫光禄大夫,勋累升为上柱国,爵累升为陇西郡开国公。娶南阳张氏夫人,后娶京兆韦氏夫人,皆先公终。四子:全道、溪、全素、澥。全道、全素,皆上所赐名。全道为秘书省著作郎,溪为秘书省秘书郎,全素为大理评事,澥为太常寺太祝,皆善士,有学行。
以上遗德及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