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家诗钞卷一(第7/12页)
北里多奇舞,濮上有微音。轻薄闲游子,俯仰乍浮沉。捷径从狭路,俛趋荒淫。焉见王子乔,乘云翔邓林。独有延年术,可以慰我心。
○识度。陈沆谓此章讥党附司马氏者。愚谓前六句似讥邓扬、何晏之徒,后四句则自况之语,言虽不能避世高举,犹可全生远害耳。
湛湛长江水,上有枫树林。皋兰被径路,青骊逝骎骎。远望令人悲,春气感我心。三楚多秀士,朝云进荒淫。朱华振芬芳,高蔡相追寻。一为黄雀哀,泪下谁能禁。
○识度。陈沆云,楚襄比魏明帝,蔡灵侯比曹爽,朱华芬芳谓私取才人为伎乐,高蔡追寻谓兄弟数出宴游,公子挟弹规黄雀,比曹爽为司马懿所图。
昔日繁华子,安陵与龙阳。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辉光。悦怿若九春,磬折似秋霜。流眄发姿媚,言笑吐芬芳。携手等欢爱,宿夕同衣裳。愿为双飞鸟,比翼共翱翔。
丹青著明誓,永世不相忘。
○识度。旧说:安陵、龙阳,以色事楚、魏之主,尚尽忠如此,而晋文王蒙厚恩于魏,乃不能竭其股肱,而将行篡夺,所以深刺之也。陈沆以丹青明誓,指司马懿受魏文帝、明帝两世托孤寄命之重,不应背之。
登高临四野,北望青山阿。松柏翳冈岑,飞鸟鸣相过。感慨怀辛酸,怨毒常苦多。李公悲东门,苏子狭三河。求仁自得仁,岂复叹咨嗟。
○识度。陈沆谓此章讥党附司马氏者,如钟会、成济之徒,终亦不得其死也。求仁得仁,犹云求祸得祸,苏、李之诛死,自取之耳。
开秋兆凉气,蟋蟀鸣床帷。感物怀殷忧,悄悄令心悲。多言焉所告,繁辞将诉谁。微风吹罗袂,明月耀清晖。晨鸡鸣高树,命驾起旋归。
○识度。旧说:晨鸡,知时者;旋归,将返山林以避世也。
昔年十四五,志尚好书诗。被褐怀珠玉,颜闵相与期。开轩临四野,登高望所思。丘墓蔽山冈,万代同一时。千秋万岁后,荣名安所之。乃悟羡门子,嗷嗷令自嗤。
○识度。此首自述其抗志自修,遁世无闷。“千秋”二句,言荣名不足称,“羡门”二句,言长生不足慕,但求有自修之实耳。
徘徊蓬池上,还顾望大梁。绿水扬洪波,旷野莽茫茫。走兽交横驰,飞鸟相随翔。是时鹑火中,日月正相望。朔风厉严寒,阴气下微霜。羁旅无俦匹,俯仰怀哀伤。小人计其功,君子道其常。岂惜终憔悴,咏言著斯章。
○识度。陈沆曰:大梁,指魏也。《左传》:晋伐虢,卜偃曰:克之,其九月、十月之交乎?鹑火中,必是时也。嘉平六年,九月甲戌,司马师废帝为齐王,乃十九日。十月庚寅,立高贵乡公,正九月、十月之交,鹑火中之时也。司马师先定谋,而后白太后,其在九月十五日,日月相望时乎?
独坐空堂上,谁可与欢者。出门临永路,不见行车马。登高望九州,悠悠分旷野。孤鸟西北飞,离兽东南下。日暮思亲友,晤言用自写。
○识度。陈沆曰:悼国无人也。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途穷能无恸乎!孤鸟、离兽,士不西走蜀,则南走吴耳。
悬车在西南,羲和将欲倾。流光耀四海,忽忽至夕冥。朝为咸池晖,濛汜受其荣。岂知穷达士知:《集》作放,一死不再生。视彼桃李花,谁能久荧荧。君子在何许,旷世未合并旷世:一作叹息。瞻仰景山松,可以慰吾情。
○首四句言魏祚将倾。“朝为”二句,指前此被魏之恩泽者。“岂知”六句,言夏侯之属云亡,殉国之人未见。景山松似有所指之人,可信其劲节不改者。
西方有佳人,皎若白日光。被服纤罗衣,左右佩双璜。修容耀姿美,顺风振微芳。登高眺所思,举袂当朝阳当:《集》作向。寄颜云霄间,挥袖凌虚翔。飘飖恍惚中,流眄顾我旁。悦怿未交接,晤言用感伤。杨朱泣路歧,墨子悲染丝。揖让长离别,飘飖难与期。岂徒燕婉情,存亡诚有之。萧索人所悲,祸衅不可辞。赵女媚中山,谦柔愈见欺。嗟嗟涂上士,何用自保持。
○陈沆以此首与《二妃游江滨》、《昔日繁华子》二章,同类并观,皆以妾妇讥司马氏也。国藩按,歧路、染丝,言变迁不定,翻覆无常,不特燕婉之情如此,即国之存亡,亦不过一反覆间耳。
于心怀寸阴,羲阳将欲冥。挥袂抚长剑,仰观浮云征。云间有玄鹤玄鹤:阮公自况之词,抗志扬哀声。一飞冲青天,旷世不再鸣。岂与鹑游,连翩戏中庭。
○京师曹氏家藏阮步兵诗一卷,唐人所书,与世所传多异。其一篇云:“放心怀寸阴,羲和将欲冥。挥袂抚长剑,仰观浮云行。云间有立鹄,抗首扬哀声。一飞冲青天,疆世不再鸣。安与鹑游,翩翩戏中庭。”孔宗翰亦有本,与此多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