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家诗钞 卷二十八(第5/12页)

日日津头系小舟,老人自懒出门游。一枝筇杖疏篱外,占断千岩万壑秋。

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

数家茅屋自成村,地碓声中昼掩门。寒日欲沉苍雾合,人间随处有桃源。

借得渔船溯小溪,系船浦口却扶藜。莫言村落萧条甚,也胜京尘没马蹄。

不识如何唤作愁,东阡南陌且闲游。儿童共道先生醉,折得黄花插满头。

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

读易

羸躯抱疾时时剧,白发乘衰日日增。净扫东窗读周易,笑人投老欲依僧。

老喜杜门常谢客,病惟读易不迎医。冬来更愧乖慵甚,醉过收荞下麦时。

一壶歌

悠悠日月没根株,常在人间醉一壶。倾倒欲空还潋滟,不曾教化不曾沽。

先生醉后即高歌,千古英雄奈我何。花底一壶天所破,不曾饮尽不曾多。

自从轩昊到隋唐,几见中原作战场。三十万年如电掣,不曾记得不曾忘。

耻从岳牧立尧庭,况见商周战血腥。携得一壶闲处饮,不曾苦醉不曾醒。

长安市上醉春风,乱插繁花满帽红。看尽人间兴废事,不曾富贵不曾穷。

怀旧

鹤鸣山下竹连云,凤集城边柳映门。当日不知为客乐,如今回首却消魂。

骏骡西过雨漫天,千里江山在眼边。二十四年如昨梦,凭谁问讯带枷仙。

狼烟不举羽书稀,幕府相从日打围。最忆定军山下路,乱飘红叶满戎衣。

翠崖红栈郁参差,小益初程景最奇。谁向豪端收拾得,李将军画少陵诗。

回龙寺壁看维摩,最得曹吴笔意多。风雨尘埃昏欲尽,何人更著手摩挲。

蟠冢山头是汉源,故祠寂寞掩朱门。击鲜藉草无穷乐,送老那知江上村。

读杜诗

千载诗亡不复删,少陵谈笑即追还。常憎晚辈言诗史,清庙生民伯仲间。

半丈红盛开

满酌吴中清若空,共赏池边半丈红。老子通神谁得似,短筇到处即春风。

感事

鸡犬相闻三万里,迁都岂不有关中。广陵南幸雄图尽,泪眼山河夕照红。

堂堂韩岳两骁将,驾驭可使复中原。庙谋尚出王导下,顾用金陵为北门。

渭上昼昏吹战尘,横戈慷慨欲忘身。东归却作渔村老,自误青春不怨人。

扪虱当时颇自奇,功名远付十年期。酒浇不下胸中恨,吐向青天未必知。

题韩运盐竹隐堂绝句

三首录一。

尘埃车马日骎骎,谁解从君一散襟。待我清秋有闲日,抱琴来写万龙吟。

北园杂咏

共十首。录一、三、四、八、九、十。

西村林外起炊烟,南浦桥边系钓船。乐岁家家俱自得,桃源未必是神仙。

小桥密接西冈路,支径深通北崦村。老子意行无远近,月中时打野人门。

东吴霜薄富园蔬,紫芥青菘小雨余。未说春盘供采撷,老夫汤饼亦时须。

岁残已似早春天,隔水横林一抹烟。闻道埭西梅半吐,携儿闲上钓鱼船。

白发萧萧病满身,冻云野渡正愁人。扬鞭大散关头日,曾看中原万里春。

暮年身似一虚舟,付与沧波自在流。垂地雪云吹不散,且倾桑落脍槎头。

杂感

庆元四年戊午,七十四岁。

志士山栖恨不深,人知已是负初心。不须先说严光辈,直自巢由错到今。

劝君莫识一丁字,此事从来误几人。输与茅檐负暄叟,时时睡觉一频伸。

世事纷纷无已时,劝君杯到不须辞。但能烂醉三千日,楚汉兴亡总不知。

百年鼎鼎成何事,寒暑相催即白头。纵得金丹真不死,摩挲铜狄更添愁。

世间鱼鸟各飞沉,茅屋青山无古今。毕竟替他愁不得,几人虚费一生心。

一杯浊酒即醺然,自笑闲愁七十年。今日出门天地别,此身如在结绳前。

山人那信宦途艰,强著朝衣趁晓班。豪气不除狂态作,始知只合死空山。

老子倾囊得万钱,石帆山下买乌犍。牧童避雨归来晚,一笛春风草满川。

故旧书来访死生,时闻剥啄叩柴荆。自嗟不及东家老,至死无人识姓名。

忍穷待死十年闲,老子谁知老更顽。溪友留鱼供晚酌,邻僧送米续朝餐。

戏作治生绝句

治生何用学陶朱,少许能悭便有余。惜酒已停晨服药,省油仍废夜观书。

龟堂杂题

龟堂端是无能者,妄想元无一事成。最后数年尤可笑,饱餐甘寝送浮生。

痴顽老子老无能,游惰农夫酒肉僧。闭著庵门终日睡,任人来唤不曾譍。

长腰玉粒出新春,秋获真成亩一钟。衣食粗供官赋足,何妨世世作耕农。

冷雨萧萧涩不晴,乱书围坐正纵横。忽闻小瓮新醅熟,急唤儿童洗破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