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家诗钞 卷二十八(第6/12页)

太息

早岁元于利欲轻,但余一念在功名。白头不试平戎策,虚向江湖过此生。

书生忠义与谁论,骨朽犹应此念存。砥柱河流仙掌日,死前恨不见中原。

自古才高每恨浮,伟人要是出中州。即今未必无房魏,埋没湖沙死即休。

关辅堂堂堕虏尘,渭城杜曲又逢春。安知今日新丰市,不有悠然独酌人。

梅花

六首录一、五、六。

五十年间万事非,放翁依旧掩柴扉。相从不厌闲风月,只有梅花与钓矶。

秭归江头烟雨昏,客舟夜系梅花村。相逢万里各羁旅,不待猿啼已断魂。

青羊宫前锦江路,曾为梅花醉十年。岂知今日寻香处,却是山阴雪夜船。

沈园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致仕后即事

共十五首,录一、四、五、七、九、十五。

休官拜命不胜荣,墨湿黄新照眼明。络绎交亲来作贺,羊腔酒担拥柴荆。

白发三朝执戟郎,赐骸偶值岁丰穰。村东已种千畦麦,舍北新添百本桑。

老民一日脱朝衣,回首平生万事非。赤脚婢沽村酿去,平头奴驭草驴归。

沉绵分已饯余生,造物苛留未遣行。今日下床还健在,一编来就小窗明。

一盂麦饭掩柴关,坐久不堪腰脚顽。拖得瘦藤闲信步,小桥东北望螺山。

多事车前要八驺,老人惟与一藤游。未教变化为龙去,更踏人间万里秋。

冬晴与子坦子聿游湖上

湖边细霭弄霏微,柳下人家昼掩扉。乘暖冬耕无远近,小舟日晚载犁归。

村南村北纺车鸣,打豆家家趁快晴。过尽水边牛迹路,岭头猿鸟伴闲行。

道边白水如牛湩,知是山泉一脉来。会挈风炉并石鼎,桃枝竹里试茶杯。

海山山下百余家,垣屋参差一带斜。我欲往寻疑路断,试沿流水觅桃花。

老僧八十元童子,礼佛看经总不能。双手丫叉出迎客,自称六十六年僧。

一楹无时可醉吟,一藤随处得幽寻。先须挽取银河水,净洗人间尘雾心。

龟堂杂兴

共十首,录八。

朝来地碓玉新春,鸡蹠豚肩异味重。便腹摩挲更无事,老人又过一年冬。

曳杖东冈信步行,夕阳偏向竹间明。丹枫吹尽鸦声乐,又得霜天一日晴。

闽溪纸被软于绵,黎峒花绸暖胜毡。一夜山中三尺雪,未妨老子日高眠。

三分带苦桧花蜜,一点无尘柏子香。鼻观舌根俱得道,悠悠谁识老龟堂。

方石斛栽香百合,小盆山养水黄杨。老翁不是童儿态,无奈庵中白日长。

少年身寄市朝中,俗论纷纷聒耳聋。清绝宁知有今日,高眠终夜听松风。

蒲团安坐地炉温,无位真人出面门。世上不知何岁月,断钟残角送黄昏。

散朴浇淳万事新,腐儒空有涕沾巾。唐虞不是终难致,自欠皋夔一辈人。

庚申元日口号

庆元六年,七十六岁。

数行晴日照青鸳,春入屠苏潋滟樽。儿报山僧留刺去,未为无客到吾门。

黄绝五丈裁衫稳,黑黍三升作饭香。造物要教无愧怍,一身温饱出耕桑。

南陌东阡自在身,耄年喜见岁华新。洛中九老非吾侣,且作山阴十老人。

晚涂初入长生运,新岁仍当大有年。剩与乡邻同觅醉,市楼酒贱不论钱。

仁和馆外列鹪行,忆送龙舟幸建康。舍北老人同甲子,相逢挥泪说高皇。

枕上口占

三首录其末。

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故人只有桃花在,惆怅无情一夜风。

喜晴

江湖春暮多风雨,点滴空阶实厌听。剩喜今朝有奇事,一窗晴日写黄庭。

枕上

残灯熠熠露萤明,落叶萧萧寒雨声。堪笑衰翁睡眠少,小诗常向此时成。

断香犹在梦初回,灯似孤萤阖复开。怪底诗情清彻骨,数声新雁枕边来。

对酒戏咏

浅倾西国葡萄酒,小嚼南州豆蔻花。更拂乌丝写新句,此翁可惜老天涯。

食晚

日高得米唤儿舂,苦雨园蔬久阙供。省事家风君看取,半饥半饱过残冬。

小舟白竹篷盖保长所乘也偶借至近村戏作

茅檐细雨湿炊烟,江路清寒欲雪天。不爱相公金络马,羡他亭长白篷船。

雪云无际暗长空,小市孤村禹庙东。一段荒寒端可画,白篷笼底白头翁。

稻饭

买得乌犍遇岁穰,此身永免属官仓。塘南塘北九千顷,八月村村稻饭香元注:镜湖下至海,种稻九千顷。

追感往事

太平翁翁十九年,父子气焰可熏天。不如茅舍醉村酒,日与邻翁相枕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