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正公杂著卷三(第11/12页)
以上三者,该镇如能细心领会,则俟军务稍松,前来禀见,本部堂于觌面时更当谆切言之务,令有益于该镇,有益于时局,玉成一名将,亦本部堂之一功也。若该镇不能细心领会,亦有数事当勒令遵从者。第一条,八千勇数必须大为裁减,极多不准过三千人,免致杂收游勇,饥溃生变;第二条,该军与淮勇及英、康等军一年之内不准同札一处;第三条,该镇官衔宜去“钦差”字样,各省协饷均归河南粮台转发,不准别立门户,独树一帜。仰该镇逐条禀复,以凭详晰具奏。至于所述毁誉之言,孰真孰伪,亦仰该镇逐条禀复。其毁言之伪者,尽可剖辨;真者,亦可承认,大丈夫光明磊落,何所容其遮掩。其誉言之真者,守之而加勉;伪者,辞之而不居,保天生谋勇兼优之本质,改后来傲虐自是之恶习。于该镇有厚望焉。又批。
同治四年六月初十日批
马勇章程五条
——每营人数:营官一员,帮办一员,字识一名,分前后左右中五哨。其前后左右四哨,各立正哨官一员,副哨官一员,中哨即以营官为正哨外,立副哨官二员。每哨马勇五十名。每棚什长一名,一营共什长二十五名,散勇二百二十五名。营官及两副哨帮办、字识等,共用火夫二名。四哨之正副哨官共用火夫四名。二十五棚,每棚用火夫一名。通营共用火夫三十一名。
——营官月给薪水并马干银五十两,公费银一百两,马四匹。帮办月给银十六两,马一匹。字识月给银九两,马一匹。正哨官每员月给银十八两,副哨官每员月给银十五两,各给马二匹。什长每名日给银二钱六分,马勇每名日给银二钱四分,均各给马一匹。火夫每名日给银一钱一分,营官、哨官、帮办、字识薪水马干,及营官公费不扣建,余均扣建。
——营官领蓝夹棚二架,白单棚一架,正副哨官共领蓝夹棚一架,白单棚一架。帮办、字识领自单棚二架,马勇每十人领白单棚二架。
——搬运锅帐子药,每哨雇大车一辆,由粮台发价,如或置买大车,或置买骆驼,亦由台发价。每营百马之内,每年准报倒毙三十六匹。如数换领,以资弥补。
——兽医、铁匠、旗帜、大小扫把、铁刮、竹槽,出自营官公费。修补鞍上坐褥、布屉、后鞧、辔头、肚带及拴肚带、宽皮条,拴镫、窄皮条,哨官兵勇自办。更换鞍桥、油皮、鞯皮、札铁嚼、全副马枪、弓箭、扎草刀、草料口袋、军械所办给。
徽宁池三府属洋庄茶引捐厘章程十条
——皖南设立茶引局,由皖南道督办,由安庆牙厘总局综理,省中派员驻局经管。所有引票、捐票、厘票,俱用三联票式,本部堂刊发牙厘总局,移交皖南道,转发徽、宁、池三府属产茶县分。各商成箱后,在该县报明请引,照缴引银、捐银、厘银,公费银,随时填票给付。各地方官不得于三票之外,多取丝毫。所收银两,随时解皖南道,听候拨用。各县按月申报牙厘省局、皖南道茶引局查核。
——茶引定以司马秤,每斤合库秤十六两八钱,按十六两八钱库秤净茶一百二十斤为一引,箱皮不计。各商请引时,报明洋茶花色箱数,箱内净茶斤两,统计成引。报明后,该县亲身点箱抽查,如有偷漏,照厘金章程,补交正项引银、捐银、厘银、公费,另加三倍议罚,如有重斤,一律照加照罚罚款以二成充饷,以一成留卡给赏。
——徽州向章,定以每引收茶厘银三钱,茶捐银六钱,公费银三分。此外运出徽境,逢卡抽厘。现在定章仿照饷盐章程,统归办茶之地,一处完厘,应即核计加增每引定缴正项引银三钱,公费银三分,捐银八钱,厘银九钱五分,共应缴银二两零八分。如徽属出江西之茶,应由景镇、饶州、吴城、湖口等卡经过,即不抽厘;宁池等属出长江之茶,应由华阳镇、安庆、大通、荻港等卡,即不抽厘,但验明厘票,查明箱数,一律放行。如箱数不符,照章加罚。该三处采办洋茶,如不在以上各卡之内,不得持此票为凭,应听各卡抽厘,其应完内地子口半税,由该商照通商条约章程完纳,概不在此数内。
——皖南茶引局、省城牙厘局及该县承办茶务,均需办公经费,准就公费每引三分,厘金每引九钱五分之内,牙厘总局扣留二分,皖南道扣留二分,该县扣留四分,作为辛红、纸张、书役、饭食等费。
——向章茶捐,准其请奖。此次每引加捐二钱,共计八钱,仍悉照向章填给捐票,俟茶开运后,各商将捐照呈缴安庆牙厘总局,照筹饷例一律核奖,换给实收。
——洋庄篓熟茶亦按照十六两八钱库秤,一百二十斤成引扣算,所有茶引、茶捐、茶厘,均照章抽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