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第6/11页)

25.对雅典娜雕像的这一描写来自于保萨尼亚斯(1.26.7),他暗示这座神圣的雕像乃是从天而降的。然而令人感到疑惑的是德摩斯提尼的演讲(《驳安德罗提翁》,13)则描述这座雕像是用橄榄木制作的。真实情况已经不可考。

26.争论的问题在于所谓的“蓝胡子庙”——这个名字来自于在其三角楣碎片中发现的一件雕像——究竟是为了代替公元前七世纪的雅典娜·波利阿斯神庙还是为了与之竞争。如果是前一种原因,那么很可能是由布塔德家族负责修建的;如果是后一种原因,则很可能是由阿克迈翁家族修建的。学术界的观点此前曾经比较倾向于前者,但是最近已经逐渐转变为倾向后者。有关考古证据可参见丁斯莫尔,有关阿克迈翁家族扮演的角色可参见格雷戈·安德森(70—71页)。

27.根据“何人受益”的原则,这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是对保留下来的混乱轶事最好的解释。

28.基本准确。这段墓志铭来自于“阿纳维索斯青年像”,这是为一位名叫克罗索斯的青年人树立的纪念雕像,这雕像通常被认为是一位在帕勒涅战争中阵亡的阿克迈翁族人。

29.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15.5。

30.梭伦,36。

31.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16.2。

32.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16.5。

33.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16.7。

34.准确的日期不清楚。但是阿克迈翁家族伪称自己从未与僭主妥协,一直被严格流放在外,这让他们后来获益匪浅。直到1938年,发现了一份公元前五世纪晚期之后执政官名单,才揭开了这个秘密。

35.普鲁塔克,《梭伦》,29。据说他曾经评论过古代传说中悲剧创始人忒斯皮斯的作品。由于梭伦在公元前560年左右逝世,而据说忒斯皮斯的第一部悲剧作品在公元前535年才创做出来,这个传说显然非常不可信。

36.希罗多德,5.93。

37.修昔底德,6.54。

38.修昔底德,6.57。

39.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19.3。

40.希罗多德,5.63。

41.希罗多德。

42.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20.1。

43.我们明白地得知克里斯提尼向市民大会做出了建议,但这几乎完全是假设。

44.克里斯提尼是否使用过“demokratia”这个词仍然有很大的争议。一般的看法认为他没有用过,这个词直到三十多年之后,公元前5世纪70年代才被创造出来。然而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一质疑没有太大意义:后代的雅典人肯定地将克里斯提尼建立起来的政府形式看作民主政体,大多数现代历史学家也几乎持同样观点。本书中我对此的看法是克里斯提尼之后的雅典总体上属于民主制。古典学者探讨认为这个日期并无错误,其理由可以参见汉森(1986)。

45.希罗多德,5.66。

46.阿里斯托芬,《吕西司特拉达》,279。

47.无论如何,这就是希罗多德的文章(5.78)所指的内容,他认为突然崛起的民主雅典实际上受益于isegoria(在公民大会上发言权利平等)——这个词的字面意义等于阿戈拉,指希腊城邦中集会的场所,而且包含特殊的补充含义:每个公民都有权利在这里向大众发言。有的学者认为isegoria是由后来的改革者介绍到雅典的。

48.柏拉图,《普罗塔哥拉》,9.82。

49.希罗多德,5.74。

50.希腊语写作Eteoboutadai。

51.希罗多德,5.78。

52.希罗多德,5.77。

53.对早期阿戈拉的最佳评价参见罗伯逊。

54.希罗多德,5.73。

5火烧波斯王的胡子

1.色诺芬,《居鲁士的教育》,8.2.11—12。

2.大流士,纳卡什-伊-鲁斯塔姆铭文,(DNb8a)。

3.在某种意义上说,考古发现证明了这一点。参见杜辛贝里,142页。

4.《以赛亚书》,45.1。“基督”(christos)是希腊译文。

5.《以赛亚书》,45.2—3。

6.色诺芬尼,3d。

7.赫拉克利特,转引自狄奥格涅斯·拉提乌斯,9.6。

8.狄奥格涅斯·拉提乌斯,1.21。也有人认为这一说法来自苏格拉底。

9.希波那克斯,92。

10.日期不完全准确。

11.希罗多德,4.137。

12.希罗多德,5.28。

13.对这一点的说明,希罗多德,5.36,参见瓦林加(1984)。

14.希罗多德,5.49。

15.希罗多德,5.51。

16.希罗多德,5.97。

17.希罗多德。

18.艾里安,2.12。

19.普鲁塔克,《地米斯托克利》,22。普鲁塔克没有另外描绘地米斯托克利,但是他断言和这位伟人的非常肖似的胸像可以通过在罗马帝国时期仍有流传的复制品看到,这个说法令一件恰好在罗马港口奥斯蒂亚发现的存世作品显得尤为引人。一般来说人们认为这件作品产生于公元2世纪,虽然不是所有学者都持相同意见,但是大多数人认为此物所复制的雕塑原件年代大约在公元前480年至450年之间,因此几乎可以认为比较写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