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再造中兴唐宣宗(第3/3页)
河西地区的收复,对中晚唐的历史有着重要意义。世人皆把安史之乱看做唐王朝丧失西域的开始,事实上安史之乱后,大量滞留在西域的唐朝军队依然坚守着自己的营地,顽强生存达100年,同时活动于西域地区的回鹘,虽然和唐王朝时有摩擦,但是回鹘始终没有改变对唐王朝的臣属关系,从始至终,回鹘都是唐王朝治下的地方政权。但是在西域和中原之间,由于河西走廊的丢失,大唐国土,被分裂成了不相连的两片,河西收复之后,唐王朝从河西走廊到西域的领土,就这样重新连接了起来,毫不夸张地说,尽管唐王朝此时已不是盛唐时期那般强盛,但是在李忱在位的时候,唐朝至少恢复了其在极盛时期的疆土雏形。
四
缔造了中兴的李忱,仅仅在位13年,比他的父亲唐宪宗还短了两年。所谓的小贞观,也只能昙花一现。
说了李忱为政的种种好事,却也绕不过坏事。首先就是他的兴佛灭道。他的前任唐武宗在位的时候,大搞兴道灭佛,偏偏李忱崇信佛教,对道教极其厌恶,他在位期间,拆毁道观上千座,改为佛教寺庙,唐武宗的亲信道士们也大都被他诛杀。唐武宗兴道灭佛,是一大错误,但是李忱却矫枉过正,结果就是“百姓不堪其苦,官员党同伐异”,新一轮的折腾,造成的其实是内部的倾轧。
对李忱在位时期的整顿吏治,大儒王夫之却持反面意见,他认为李忱“小昭而大聋,官欺而民敝”,其实就是顾小不顾大。而李忱的死,也是史家议论颇多的一个话题,他和他父亲一样,都是误服丹药而死。而他的身后,经过短暂回光返照的大唐王朝,也终于开始滑入灭亡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