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杀 戮(第2/5页)
说来也是机运弄人,此事后续发展竟以一个四处飘荡的爱尔兰人记载最详,他几乎不会读写,我们也不知其名。1856年,这个爱尔兰人在镇江、南京待了几个月之后,向一个名叫雷诺兹(Reynolds)的船员说了他的见闻。雷诺兹此人熟悉中国,相信这个爱尔兰人讲的奇遇乃是真有其事。上海的那些阅历丰富的传教士也相信。17
一个爱尔兰人会在1856年出现在太平天国的根据地,由此可见时局之混乱。各国使节虽严守中立,但一些居无定所之人入太平军为天王效命,这却是禁无可禁。早在1853年,洋人就一直卖枪炮弹药给太平军,也为太平军卖命18。这些佣兵里头有“三名黑人”,可能来自印度,因为记载其为英国臣民,他们到了镇江参加太平军19。一些英国人还是冒险从事交易,牟取暴利,向各路反贼贩卖违禁品,譬如把火药粉登记为“中国鼻烟粉”,把艾菲尔德式(Enfield)步枪登记为“伞”20。连头脑简单之人也会玩这些花样,像是被“赫尔墨斯”号大副发现的那个英国人,以其“外貌呆头呆脑,不可能是战船上的人”而未受惩罚21。一名叫做“酒鬼”的美国人在广东招募了一小支外国佣兵,其中多是英国人,后来被英美出面联手禁止22。对英国的香港总督来讲,这些人不过是“一群非法支援外国革命的杀手,被遗弃的英王臣民,他们以加入爱国人士为由,烧杀掠夺,无所不为”。23
这种冒险不只吸引了英国人。法国船长德·普拉斯就把一名法国流浪汉关在“加西尼”号的铁笼里,他假称意大利人,说他看到一艘叫“挑战”号(Challenge)的美国船上有许多流浪汉,数目远超过中国水手24。有个人称安东尼(Antonie)或安东尼奥(Antonio)的意大利人早在1853年就参加了太平军。此人力气甚大,很让他得意的是一柄近十公斤的剑——他的绝招是在战场上倒地装死,当清兵靠近时跳将起来,取下清兵脑袋。他的洋人身份使他享有特殊待遇,太平军给他钱“去买他嗜好的鸦片和酒”25。镇江至少还有五个“马尼拉人”,留着长发,身穿中国服饰,以太平军的方式敬拜上帝。他们当的是刽子手,其中一人专门处死违犯太平律令的女犯26。
那爱尔兰人精通枪械,他并无固定为谁而战,他曾在上海和三合会反贼并肩作战,也曾为官军作战。后来官军夺回上海,他决定不留在上海,走陆路到了镇江。他既不懂汉语,翻译也少,便以下跪,饭前和安息日参加宗教仪式来向太平军首领表示忠诚27。安息日将至,则以大旗横挂街上预告之,即使不识汉文的洋人或是还弄不清楚西历的中国人都不会错过28。
这个爱尔兰人和从美国波士顿来的汤普森(Charles Thompson)在1856年4月到了镇江,此时围城刚告结束。爱尔兰人先是被派到大运河上去协助监督征集扬州的米粮。这份差事他做了整整一个月,身着本地服饰,估计有三万中国男女老少被征调来干活。征完扬州之后,便随太平军和一支百十来人的骑兵深入乡间,垒起临时工事。若到乡下征粮遇到官军,便可自保。他估计这种规模庞大的征粮能让镇江的太平军吃上两年。南京更是粮丰草足,可顶得了围城六年。29
5月,又有两个欧洲人加入。这四个洋人被派到秦日纲麾下,连续攻击镇江附近残余的官军营寨。太平军在镇江掳获大批军火和多门大炮,之后又得东王令,回防南京袭击官军大营。这些洋人在苦战之中记下太平军精妙的作战技术:太平军能迅速垒起防御工事;运用移动灵活的浮桥;在炮火下所展现的勇气;从官军营寨周围的房子收集可燃之物,围在营寨四周,点火困之,待官军逃出时将之击杀。爱尔兰人还提到太平军碰到“大型建筑”就毁掉它——这些建筑应是庙宇、富裕地主的家园或地方官员的衙门——但太平军对“属于穷人”的房屋却秋毫无犯,即使村民“闻军将至而尽逃”。爱尔兰人的波士顿朋友汤普森在交战时胸部受了重伤,虽经三名太平军医生救治,还是在十天后去世。汤普森在临死前“惊恐不安”,他告诉爱尔兰人,他宁肯在美国监狱中待三年,也不想在太平军里再待三个月。30
爱尔兰人证明了他的忠诚和干练,秦日纲召见了他和另一个新伙伴。秦日纲给他们马匹供其使用,给了到南京的路条。这表示他们地位有所上升,自是欣然接受,到了天京之后,经过 仔细盘查,又等了几个时辰,才获准进入南京城。他们在城里又见了秦日纲及副将胡以晃,两人曾受洪秀全封“王”,但不久即被杨秀清废黜。这两个洋人又被上上下下搜了一遍,以防暗藏武器,然后被带去谒见东王杨秀清。他们不会讲汉语,就只能用眼睛看。在场的人都在东王面前下跪,念一段祷辞,而且杨秀清那三岁和七岁的儿子也在屋中时,众人都要下跪,有时下跪竟达十分钟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