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杀 戮(第3/5页)

31

1856年夏天,爱尔兰人找到一个住在南京、会讲英语的翻译,一个“以前在广州做过木匠”的中国人,因此当杨秀清第二次召见这两人时,谈话的时间增长了。这个爱尔兰人只以“第二号人物”来称杨秀清:

翌晨六点钟左右,我们被召到第二号人物跟前,他问我们是怎样打仗的,他似乎以为我们只用拳头打。我们就打给他看,我们可以用剑和火器;他就递给我们一根棍子,我们尽所能做了攻守动作。我们告诉他用拳打只是在喝醉的时候。我们为了表达我们的意思,就拿起杯子装作喝醉。他让我们打了一点拳术,这逗乐了第二号人物,他大笑起来。他们带来一支英国手枪叫我们打,在距离五十码外的墙上贴了一张纸,我打到了纸的中央。我在瞄准的时候,第二号人物站在我的后面,我用武器的时候,他似乎有些不安。
他环顾宽大的宫殿,问我们,家乡的君主是否有这等宫殿,我们当然回答“没有”!32

这爱尔兰人觉得杨秀清这人不乏魅力,“他早起晚睡,看起来政务繁忙。他长相尊贵,面容可亲,态度和蔼”。33

东王让他们住在其妻舅家中,相当舒适,距东王府不到二十公尺。这两个洋人虽很想活动活动,但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却什么也不能做。有时他们把自己会唱的歌拿来哼哼,借此消磨时光,杨秀清的妻舅闻之觉得有趣,便给他们酒喝。虽有明令禁止饮酒,但他藏在府中,喜欢小斟一番。但这爱尔兰人自陈大部分时间都没事做,只“在城里走走,视情势许可自娱自乐”。令他们吃惊的是,妇女似乎可以自由走动,至少在搬砖石、木材、大米这些活的时候可如此。并非所有娱乐都被禁止,他们有两次看到“有纸龙和百兽排成长列”。34

在城里不准做生意,但这两个洋人注意到,太平军似乎很喜欢西洋货——八音盒、手套、雨伞、钟表——这些东西“几乎每条街”上都有卖。还有卖手枪的,这两个洋人不但能买到剑,而且能买到“第纳阿达姆式手枪”(Deane and Adam's revolver)35。按理说,王府外应该会挂着雕饰,以保护这个贵人的宫殿,但却是两件最新式的西洋火器放在门前,这是“两座威武的铜铸十二磅炮弹装平射炮,上面标明1855年马萨诸塞州造,炮架是以美国橡木所制”,两门炮完好无损,下面安有“古塔胶缓震垫”,炮塞“系在炮口”。这两门炮原是官军购置,用于镇压上海三合会的叛乱,后转交南京城外的官军大营,如今被拖到天京,安置在这个尊贵之地。36

这两个洋人不知哪儿雇到一名能讲葡萄牙语和英语的中国“男仆”,这样他们要上哪儿更方便了,对这座城市也更熟37。在这段期间,把这个爱尔兰人找来的秦日纲等人另有军务在身,被杨秀清派往外地,所以爱尔兰人对于充斥身旁的阴谋险恶毫无所知。我们是从太平天国的文献中得知(而非从洋人处得知),东王最后两次以上帝名义发布圣旨是在1856年8月15日,内容简短,用语恼怒,倒是与以前大不相同。第一次是在黎明时分:“秦日纲帮妖,陈承瑢帮妖,放烧烧朕城了矣,未有救矣。”第二次是中午时分:“朝内诸臣不得力,未齐敬拜帝真神。”38

这种沮丧的呼号是因秦日纲与陈承瑢大败而发,还是杨秀清无所不在的密探已获悉诸将应天王急召,奔赴天京,或只是一种预感,察觉自己的计谋将要败露,他大劫难逃而发?我们如今已无法断定,但这爱尔兰佣兵却给后人留下一幅图像,较为温和却令人难以忘怀:“我们最后一次看到他(杨秀清),他正在公开训斥约三千名广东人……他们全跪在地上。我们听说他们不愿出去打仗。”39

1856年9月1日午夜,北王韦昌辉率约三千名老兵抵南京,他已把江西战役的指挥权交给下属。秦日纲因离天京较近,此时已在城内,他随身带着精兵,是从夏天在镇江和南京城外战役中大获全胜的部队里精心挑出来的。秦日纲向洪秀全的妹夫赖汉英及胡以晃了解了状况,又和洪秀全稍稍谈过之后,决定不等石达开,抢在杨秀清集结城内六千多名忠于他的部队之前下手。于是,部队在曾饱受羞辱的北王率领之下突袭东王府,杨秀清还没来得及逃进为应付紧急事变的“空墙”,便遭斩杀。秦日纲、韦昌辉之前答应洪秀全,只杀杨秀清一人,如今所部不顾于此,见人就杀,无分男女、官位、老幼或职业。杨秀清的首级被割下来,挂在街心的一根木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