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第2/11页)
“少阳,你看俺喝醉了?”邢倞哈哈大笑起来,“汪太学明天一早来领款,俺在舍间专候。俺家老婆子倒也不管俺这些账。”
“好,好!邢太医再来一杯!”何老爹举起酒杯,发觉不但他们三个的酒杯都空了,连那酒瓶也早已倒得涓滴全无,不禁大扫其兴,说道,“俺本来倒有个好主意,待与邢太医干了这一杯,说出来与二位商议商议是否可行。如今酒瓶酒杯全空,这一杯不干自空,兴致索然,不说也罢。”
这个脾气爽利的何老爹居然扭扭捏捏地卖起关子来,邢倞先就不答应他:“老弟台你想到的什么,何妨说出来大家评评是好主意还是馊主意。何必一定要干了杯再说?没有酒你不说话,没有酒难道你不做人?”
“何老爹想说的莫非也为募化之事?”熟悉何老爹脾气的陈东一猜就猜中他的心事。
邢倞仔细一想,也猜中了,顿时为他加上注脚道:“少阳猜得不错,俺也想到了,莫非到镇安坊去募化?”
“俺们三个都想到一块儿了!”何老爹拍手称好,“这些年来,宫廷颁赐,不可胜计,师师都不稀罕,拿下了都锁在阁子后间,害得李姥眼睛发红。俺们不如明天就去劝师师扫数输将前线,化无用为有用,也省得那姥姥贼心不死,虎视眈眈。”
“好主意,好主意!”陈东拍掌称赞,“何老爹有了这等好主意,如何卖起关子来,不肯说出?明日二位去镇安坊办妥了此事,定要罚他两斤白干。”
“罚,罚,罚!明日办妥了此事,罚俺五斤白干,也当一吸而尽。”
“好爽快的脾气,一罚就是五斤,不怕把你的五脏六腑都浸在酒糟里糟透了。”然而,陈东有点担心起来,“只是刚才汪若海一顿挦扯,把俺们三人都剥得只剩下一条穷裤,明儿哪里还掏摸得出百文大钱去沽这五斤白干?”
“少阳休急,”邢倞急忙安慰陈东道,“俺即使把全部家底都铲光了,总还得留下一分,断断少不了俺三人的酒食,何忧之有?”
虽然无酒无食,加上严寒凛冽,陈东小小的斋舍里又不能生一只煤炉子,但是三个人的心里都热腾腾的,他们照样高谈阔论,快快活活地谈到半夜。忽然想到太学外面街道上早已戒严了,禁止行人往来。陈东去同舍生那里找两个空铺,让邢太医、何老爹二位安置。他们心之所安,这一宵睡得十分甜香,鼾声大作,直到天明。
看来这三个实行家还没有传染上在围城中,特别在太学中已蔓延得十分广泛的“国难忧郁症”。而围城和太学正是“国难忧郁症”最容易滋生蔓延的场所。
2
两位老人还没走上师师的阁子,就闻到一股浓烈的檀香气味。这种气味具有寺庙建筑那种富于宗教感的黄色色彩,并且往往与木鱼铜磐梵呗的声音联系起来,把人们带进一个清净世界,一个似乎与外界紧张的战争和频繁的谋和活动相隔绝的世外桃源。步入这个世界会产生一种恬静、安稳的感觉。邢倞、何老爹二位走到那里不由得自动把脚步放轻了。
邢倞本来是这里的常客,最近来得较少,围城以后还是第一次来此。何老爹却是发誓不上镇安坊之门的。小藂、惊鸿两个丫鬟多次随同师师去到他家,和师师一样对他怀着尊敬和虔诚的心情。今天忽然在这里发现了他,感到十分惊异。小藂悄悄地问道:“娘正坐在阁子里写经,可要侍儿进去通报一声?”
写经又是新花样,据他们所知,师师为人很少有那种当时妇女多有的宗教情操,平日并不佞神拜佛,也难得有几回到寺庙尼庵中去随喜随喜。她为什么写起经来?不但何老爹不知道,即使接触较多的邢倞因为近来来得少了,对师师的活动也不甚了解。当下他两个摇摇手,制止了小藂的通报,蹑手蹑脚地走上阁子。
他们看见师师面向窗口,端坐在案几前。案头上已齐齐整整地叠着一厚叠已经写了字的黄纸。案几正中的一张黄纸上还有几行是空着的。师师一手拈着朱笔,一手用一块白笈慢慢地磨着一方白玉小砚上的朱砂,似乎正在考虑怎样落笔。正在此时,她听到了窸窣的声音,带着不愿意在此刻有人来打扰她的微愠的表情回转头来,忽然转变为十分高兴惊奇的表情,热情地叫出来:“啊哟!是你们两位,邢太医,怎么不声不响地上来了?叫师师大吃一惊。”
师师对邢倞还是用了一向用惯了的极熟的朋友之间说话时的那种口吻,对她敬畏的何老爹说话时却另有一种口气和表情。
“老爹有事,托人带个口信来传呼就是了,怎么巴巴地自己跑来,岂不折杀了师师?”说着就把自己的座椅挪过来,要请何老爹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