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第19/19页)

大珰犹知礼敬修《唐鉴》者之儿,士大夫乃不知修《资治通鉴》者为司马光,怪道这个朝代就要灭亡了,完颜希尹心里这样想着。完颜希尹是金朝的元老重臣,立有殊勋,本身又精通汉文、契丹文,创始了女真文字,一向是完颜阿骨打手下的重要辅佐。伐宋之役,他官拜西路军的元帅右监军,是和粘罕、斡离不平起平坐的大员。这时他受命来东京负责文化方面的“根刮”工作,由于他的地位,非刘彦宗可以统制,不过他也划分界线,不涉利薮,不侵及萧庆的范围,双方各做各的,倒也相安无事。

国子监是他的第一个目标,接下来就要接管内廷中皇家所藏的名画法帖、铜鼎宝彝、石碑砖刻,等等。

道君皇帝一生辛辛苦苦搜集了比历代任何一个皇帝更多的贵重文物,庋藏在宣和殿内。禅位之际,他弃天下如敝屣,连宫女妃嫔也可以移交给儿子,唯独舍不得这部分宝物。当初与儿子讲好条件,它们全部归自己所有,搬入龙德宫,儿子不得染指。

辞职卸任的皇帝寂寞地深居在龙德宫中,日子十分难过,唯有翻弄文物以消遣长日。

这日,他正在临摹一幅名画,忽然徐秉哲带人进来,直截了当地说是要“根刮”宫内文物,尽输军前。这好像要剜去他的心头肉一样,他本能地把临摹着的那幅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原本塞进抽屉。偏偏徐秉哲眼尖,一眼看见了,非要他拿出来不可。

“这幅画老夫得之已有三十年,日夕临玩,时刻不离。大尹替老夫留下也罢。”

徐秉哲并没有为他的哀求所打动,还是硬邦邦地回答:“奉太师钧帖取龙德宫宝物,扫数入公,一件不留。臣职司京尹,岂敢徇情枉法,自干罪戾。”他口中还说出一个臣字,在行动上却毫不客气早把抽屉打开,一把攥住《虢国夫人游春图》,就交左右登记起来。

太上皇对自己的命运早有思想准备,但又像渊圣一样还抱着幻想。此刻看到徐秉哲凶相毕露,已知前景不妙。他只好硬硬心肠,眼看徐秉哲一件不留地把他的全部宝藏,捆载而去。他不由得挥泪数行,长叹一声:“人将不存,何有于物。”

“人将不存,何有于物!”把一切诿之于天数,这是从太上皇、皇帝以下以及许多被根刮的东京人共同的感叹。他们都不知道今天以后,他们还可能遭遇到什么样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