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的密使(第6/6页)
江南大营最终还是被太平军攻破了。太平天国举国参战。东王命令麾下军队从通济门出击,翼王石达开的军队分两路进击,夹击江南大营。燕王秦日纲进攻天京东边紫金山的清军阵地,李秀成和陈玉成也在其中。
有一个人因监督经陆路运送的茶叶,曾从南京附近经过。他把当时的情况告诉连维材:“那士气完全不一样。这一战,太平天国齐心协力,势要摧毁江南大营,那可一点不含糊啊!清军吊儿郎当,以为以前太平军不来进攻,是他们没能力进攻。”
“是呀,齐心协力很重要……”这人离开后,理文走了进来,“江南大营战斗开始前,她已进了天王府,样子很精神。”
“据说江南大营一战打得很漂亮。”
“是的,整个天京节日似的热闹非凡。据说清军大营里丢下无数大炮、火枪、弹药和粮食,人们都争着去看这些物资。”理文有他自己的情报来源。
“胜利会使人兴奋。天京现在大概是笼罩在这种兴奋的情绪之中吧。”
“简直有点得意扬扬啦!”
“在这之后,将会是松懈。”
“目前还没出现这样的状况,石达开立即奔赴武昌,韦昌辉在江西顶着,弄得南昌的曾国藩动弹不得。”
“不,一定会松懈的。情绪松懈是人之常情,否则那才是怪物哩。南京肯定有些人不在兴奋者的行列之内。”
“那一定是无法兴奋起来的人。”
“对……该做的事太多了。像江南大营之类的胜利无法使人兴奋起来。不知道天王和东王哪一方先下手?换一种有趣的说法,不知道哪一方轻率?”
“哪一方先下手好呢?”
“从我来说,还是希望天王先下手。不过,最好对哪一方也不偏袒。起码目前要这样。”
连维材眼睛注视着他面前的儿子的脸孔与耳朵之间的地方。在那后面的墙上,张贴着一张地图,是世界地图。他从椅子上站起来,慢慢朝墙壁挪动脚步。
“这里是法国巴黎!”连维材把手指放在地图上。
“啊?”突然转变话题,连理文莫名其妙。
“去年在这儿举行了万国博览会。”
“这件事听说过。”
“哲文在来信中说,日本也参加了这次博览会,但不是以日本名义,而是江户幕府与萨摩岛津分别派代表参加的,据说谁都以为有两个日本。”
“那确实是……”理文难以推测父亲究竟想说什么。
“有两个日本,表明有内讧。这问题终究是要解决的,我们不应偏袒哪一方。”
“那当然。”
“对日本是这样,对天京的斗争也是如此。”
“日本在大海对面,天京在我国正中,可以说就在身边,这……”
“我的意思是说,若发生了不可避免的事,又跟我们没有特别的关系,应当静观为好。若有关系,那是另外的事。”
“是这样。”理文大概已明白了父亲的话。不是东王起来造反,迫使天王让位,就是天王先发制人,彻底消灭东王势力——上海对双方的动向是了解的。连维材把手指移到日本。
“日本正在发生巨大变化,而我们只能静观。”
他已了解前年在日本缔结的《日美和平亲善条约》的内容。哲文那封带插图的信,还告诉他,日本有个名叫吉田松阴的青年,企图偷渡美国,被幕府抓获。
“日本去年在长崎建立海军传习所,据说全国英才都聚集到这学堂里。”
“在长崎呀……”长崎是理文怀念的地方。他也走到墙壁前,跟父亲并肩站在那儿,凝神瞅着地图,那是一张英国绘制的地图。
“我国还没有这样的学堂。不仅没有学堂,像吉田那样,甘犯国禁也要到外国去的人又有几人呢!”连维材自言自语,并不期待回答。
“不是没有,而是不明白。首先必须要让人明白,我们必须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让大家明白……”理文兴奋地说道,他意识到需要控制一下自己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