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联邦宪法(第19/36页)
当小国内部出现暴政时,它比任何地方都更棘手;因为在一个极小的范围内实行暴政,它会波及这个范围内的一切事物。它不能实现某些巨大的目标,而只能忙于众多琐事,而且是凭借暴力和骚扰进行干预。它的统治从政治世界,即它在严格意义上的统治领域,渗入私人生活之中。在控制了人们的行为之后,它意图控制人们的喜好;在统治了国家之后,它又希望控制家庭。但是这种情况很少发生,事实上,自由成为小国家的自然条件。在那里,政府对野心家的吸引力太小,而个人拥有的资源太过有限,因此统治权很容易集中于一人手中。[95]
因此,小国历来是政治自由的摇篮。大部分小国会随着自身的强大而失去这种自由,这也清楚地揭示了自由是由于国家的规模较小产生的,而非由于国家本身。
世界历史还没有提供过大国长期实行共和制度的先例[96],这个事实使人们得出结论,认为这样的事情是不可能的。对我来说,我认为人们想要限制可能性并对未来妄加判断是极不谨慎的;终日逃避现实只能让人们不断对耳闻目睹的事情感到惊讶。但可以肯定的说,大共和国的存在总是比小共和国更容易处于危险之中。[97]
所有对共和制度造成致命影响的激情随着领土的扩张而增强,而支持这种激情的德行则不会随之增长。[98]
个人的野心随着国家力量的增强而增强,政党的力量随着其所定目标的重要性的增强而增强;但能够抵抗这些破坏性激情的爱国心在大共和国没有小共和国强烈。同样不难证明的是,大共和国的爱国心不易发扬而且不够强大。巨大的贫富差距、城市巨大化、道德观念的堕落、个人利己主义、利益复杂化都是国家巨大化造成的弊端。其中几个不会影响君主国的存在,有的甚至能够延长君主国的寿命。此外,在君主国中,政府有其自身的力量;它利用人民但不依赖于人民;人民的数量越多,君主的力量就越强大。但是共和制政府只能依靠多数的力量来对抗这些危险。然而,在大型共和国中,这种力量并不成比例地大于国土狭小的小型共和国。因此,当攻击手段在数量和力量上不断增加时,抵抗的力量仍保持不变。甚至可以说抵抗的力量在减弱,因为随着人民数量的增多,思想和利益的本质愈发多样化,因此更难形成紧凑的多数。
[≠共和政府在本质上是脆弱的。它之所以存在是因为针对它的攻击力量是软弱的,而不是因为它自己的权力足够强大。它仅依赖于被统治者的秩序性、美德和温和性存在。政党的毫无节制的欲望、巨大的贫富差距、城市巨大化以及民情导致的深刻腐败,不断威胁共和制度的存在。然而,这一切仅存在于大型共和国之中。无论民众的观点如何,一个权力并非来自人民的共和国无法继续长期存在;但一个共和政府只有在多数的支持下才能够获得力量;而人民的数量越多,多数就越难形成。在这里,我的推理仅以数值计算法为基础。≠]
此外,我们也能够证明,人类情绪的高涨不仅取决于他们想要达到的目标的崇高性,而且取决于同时受到情绪鼓舞的众多个体。没有人不这样觉得,当他与志同道合之人相聚时,他的情绪比独自一人时更为高涨。在大共和国里,政治激情变得无法抵抗,不仅因为其追寻的目标是远大的,而且因为数百万人以同样的方式在同一时间被这种激情所鼓舞。
因此可以这么说,大体上,没有什么比大帝国更反对人民的幸福和自由了。
然而,我们必须承认的是,大国也有其独特的优势。
在大国中,普通人对权力拥有的欲望比别处更为强烈。因此,某些人对荣誉的热爱也比别处更为炽烈,他们在广大人民的掌声中找到了值得他们努力的目标,而且这个目标还在某种程度上鼓励他们超越自我。在那里,思想能在各个领域受到更迅速、更强烈的推动;观点能够更自由地传播;大城市就像巨大的知识中心,所有的人类思维之光大放异彩并汇聚一堂。这个事实向我们说明了为什么大国比小国能够在开化和文明的道路上取得更迅猛的进展。[99]还有一点必须补充,重大的发明通常需要发达的国力,而小国政府不能提升国力;在大国中,政府具有较多的总体思路,其可以更彻底地摆脱陈规旧律以及地方利己主义。在那里,思想的天才和行动的勇士也更多。
在小国,只要国家能够保持和平,国内的福利事业就更为完备和普遍;但是相较于大国而言,战争状态会给小国造成更严重的伤害。在大国中,幅员辽阔有时能够使大多数人在几个世纪里远离战祸。对于人民来说,战争与其说是灾难的原因,不如说是亡国的原因。[≠大国更容易比小国处于战争状态之中,但就各方面而言,大国中有更多人处于和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