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变更和防御(第13/27页)
“他们即将在哪里安营扎寨?”
“这个团会在斯图尔特要塞成立,成立之后的事我就不清楚了。也许将来会转而建成第十八空降兵团吧。”
“那么画成褐色好吗?”
“恐怕是这样。这个团很了解沙漠,不是吗?”将军摸了摸这面军旗。对,布料的纤维中还有粗砂呢,那是得克萨斯州、新墨西哥州还有亚利桑那州的粗砂。真不知道追随这面军旗冲锋的战士们是否知道这个团又要重生了呢,也许知道吧。
运筹帷幄
海军的换防仪式于十一时二十四分按时结束,程序和约翰·保罗·琼斯时代几乎没有什么改动。仪式比预期时间提早了两个星期,好让离任的艇长能更加迅速地赶赴五角大楼上任,这个新职他倒并非十分喜欢。吉姆·罗塞里艇长一直陪伴这艘美军“缅因”号在康涅狄格州格罗顿的通用动力船舶公司度过了十八个月的建造期,此后陪她度过了下水和最后装配过程,通过了造船商的测试与海军的验收测试,还参加编入现役的仪式、试航与试航后的性能检测,由卡纳维拉尔角港口出海,进行了一整天的导弹发射实验,再经由巴拿马运河出发,前往华盛顿的班戈导弹潜艇基地。他最后一项工作是带领这艘船——“缅因”号体积庞大,但依照美国海军的说法,她还是一条“船”——到阿拉斯加海湾执行第一次威慑巡逻任务。现在任务结束了,当他的船返回港口四天之后,他与这艘船之间的关系也宣告结束了,并欣喜地将她交给哈里·里克斯艇长。当然交换的具体情况并非那么简单。自从第一艘导弹潜艇“乔治·华盛顿”号——早已被拆卸,其钢板已被用于制造剃须刀片和其他日用品——开始,导弹潜艇就都配有两套人马,分别称作“蓝队”和“金队”。这样一来,船员可以交替上艇服务,导弹潜艇就能在海面上多待些时间。虽然人工代价昂贵,但这个方法确实行之有效。“俄亥俄”级的弹道导弹潜艇舰队平均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是在海上游弋,连续巡逻时间为七十天,每两次连续巡逻期之间穿插二十五天的整修期。因此罗塞里实际上只给了里克斯指挥这艘巨舰的一半指挥权,他只能全权指挥“金队”人马,而目前“金队”已经离舰让位给“蓝队”船员,“蓝队”将执行下一次巡逻任务。
交换仪式结束,罗塞里就要退入自己的特等舱,做最后一次驻留。作为这艘舰艇的“起家”指挥官,他可以索取某些特殊纪念品留念。传统上就包括一支克里比奇牌戏①中用的记分木钉。其实艇长这一辈子只有一次尝试着学打克里比奇牌,惨败之后就再也没有玩过,这事也就不必再提了。这些传统虽然并没有古老到约翰·保罗·琼斯艇长的时代,但同样坚不可摧。他的球形帽——后面烫着金字“艇长”和“起家艇长”的字样——舰艇的装饰徽章、有全体船员签名的照片以及造船公司赠送的形形色色的礼物都将成为永恒的收藏品。
“上帝,我一直渴望能有一艘这样的船!”里克斯说。
“她实在太棒了,艇长,”罗塞里面带苦笑答道。这真有点不公平。他所做的工作当然只有最优秀的军官才能接任。他曾经指挥过“火奴鲁鲁”号快速强击艇,担任这艘舰艇的指挥官长达两年半时间,该艇素以走运著称。而后他又负责管理“特库姆塞”号的“金队”船员,表现同样出色。这第三次指挥任务——也是最超乎寻常的一次——的时间被缩短了,其任务是在格罗顿监督造船工人工作,而后把船转手“拨给”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批指挥官。他刚刚让这艘船进入状态——干了多久呢?一百天,大约是这么多日子,这段时间只够他开始熟悉这条舰艇。
“你老是这么想心情怎么好得起来,罗西?”分舰队指挥官巴特·曼库索海军上校(如今已是海军少将人选了)说。
罗塞里努力在话语中增加一点幽默。“嘿,巴特,你也当过舰长的嘛,你倒是给我点同情心啊!”
“我知道了,老家伙,这本来就不太容易嘛。”
罗塞里转向里克斯说:“这是我带过的最优秀的船员,副艇长到时候肯定能升为艇长,这艘船真他妈的无可挑剔,进港整修简直就是浪费工夫。官兵惟一的意见是军官食品贮藏室的配线有问题,有个电工把几条电缆交错在一起了,开关电路的断路器标签贴错了。按操作手册上的要求,我们必须重新配线,而不是给断路器重贴标签。就这么多。别的没有了。”
“主机怎么样?”
“人员和装备评分都是四点○。你已经看过核反应堆作战安全装置测试的检验结果了,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