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部分:上帝之城(第30/34页)

“真是不可思议。里克,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上,这个地区几乎一直没有停止过宗教战争。但是,在此我们必须插一句,本次协议的设计师就是已故的查尔斯·奥尔登博士。一位高级行政官员颇有雅量地赞美这位几周之前刚刚故去,死时颜面丢尽的先生。真正判断出该地区的根本性矛盾在于两个宗教间势不两立的人为祸患的人,居然不能亲眼目睹自己的梦想成为现实,这是多么具有讽刺意味啊。很显然,奥尔登才是这次协议的推动力,我们只能期望历史能够记住他的壮举,虽然他去世的时间与情况并不合时宜,这一奇迹是在耶鲁大学查尔斯·奥尔登博士的帮助下胜利完成的。”前任大使也出身耶鲁,还是查尔斯·奥尔登的同班同学呢。

“那么其他人呢?”主持人问。

“里克,每当发生具有如此重大意义的事件时——发生这种情况的机会真是少得可怜——肯定是一大批人起到了各自的作用,而所有这些作用都是非常重要的。《梵蒂冈协议》同样是国务卿塔尔博特的伟大作品,他得到了副国务卿斯科特·阿德勒的大力协助,顺便说一句,这位阿德勒先生是个才气纵横的外交专家,也是塔尔博特的得力助手。与此同时,正是福勒总统批准了这项提议,每逢应当运用力量的时候他就会挥竿而上,而且在查理死后还能采纳他的见解。从没有哪位总统拥有他这样的政治魄力和耀眼的先见之明,居然敢以自己的政治名誉担保如此疯狂的策略。假如这次和会失败了,真是难以想象会发生什么样的政治后果,可是福勒努力实现了这一盛会。这是美国外交上的一个伟大日子,是东西方达成相互理解的伟大日子,或许在整个人类历史上,这也是世界和平的最伟大时刻了。”

“如果由我来评价,肯定不会这么精彩,迪克。必须由参议院来批准这项《梵蒂冈协议》和《美以双边防务协定》,那么参议院是什么态度呢?”

评论员咧嘴一笑,摇摇头,显然被他逗笑了。“美国参议院通过这两项协议的速度会非常快,总统兴许得在油墨未干的提案上签字呢。惟一能减缓它速度的,就是你在参议院会议室里能够听到的歌功颂德了。”

“但是派驻美国军队的费用——”

“里克,我们拥有部队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持世界和平。这是他们的任务,在这一地区完成维和任务的费用,美国肯定愿意支付。这并非美国纳税人的损失,而是特权,在世界和平的信封上盖上美国力量的印章,这可是历史荣誉啊。里克,这就是美国的所有心态。我们当然要做成这件事。”

“而眼下它就要实现了,”里克一边把头转回来面对着一号摄影机,一边说。“两个半小时以后,我们将重新回来,现场转播签署《梵蒂冈协议》的全过程。现在我们把镜头交回纽约。这里是里克·考辛斯从梵蒂冈发回的报道。”

“狗娘养的!”瑞安低声骂道。不幸的是,这次电视的声音惊醒了他的妻子,她也兴致勃勃地关注着这些事件。

“杰克,你究竟参与了多少——”卡茜站起身,去泡清晨喝的咖啡。“我是说,你调查这件事,然后——”

“亲爱的,我确实参与了。我说不明白自己参与了多少。”杰克明白,提出和会建议的首功居然被扣在奥尔登头上,他确实应当忿忿不平。虽然查理也展示出凡人的弱点,但他终归是个好人,而且在事情需要有人推动的时候,奥尔登确实出手相助。此外,他对自己说,正如通常的情况一样,历史终究会发现一点真相的。真正参与其事的人都了解真相。他明白这一点。他已经习惯于不出头不露面,只做其他人没有做也完全不了解的事情。他转过头看着妻子微微一笑。

于是卡茜心里也明白了。几个月前,她曾经听到他自言自语。杰克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刮胡子的时候会低声嘟囔,还以为自己并没有惊醒妻子,可是她哪次也没有错过目送他出门,即便没有睁开双眼。卡茜喜欢瑞安以为妻子还在睡梦中偷偷亲吻她的样子,并不愿意破坏这份柔情。他的麻烦已经够多了,杰克是她的丈夫,对他的好处妻子心中可是一清二楚。

真是不公平,瑞安太太心里暗想,她是家里的另一位瑞安博士。那是杰克想出来的——至少其中一部分是他的想法。还有多少别的事情是她并不知情的呢?医学博士、美国外科医师协会会员卡罗琳·穆勒·瑞安很少拿这个问题问自己。但是她不能再自欺欺人,相信杰克居然并没有做噩梦。杰克睡得不安,还酗酒,而搅乱他睡眠的事情她却永远不能过问。有些情况真把她吓坏了。她的丈夫究竟干了什么?他心里到底怀着怎样的愧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