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第10/14页)
郑永清临上马前,见陈营长还怔然发呆,想到毕竟曾是一个团的同仁,难免有一丝恻隐之心,便问:
“陈营长,你今后打算咋办啊?”
陈营长哀叹地:“唉!郑营长,你把我整得是进退两难啊!”
郑永清语重心长地:“兄弟,听我一句劝吧,跟着日本人是没有出路的,前车之鉴,还记得李子安的下场吗?”
陈营长:“我……我何曾不知小日本心狠手辣,可我……”
郑永清最后道声保重,打马飞奔,带着护兵,去追赶队伍。
事后,陈营长为其去向,把营里几个信得过的找到一起商理,大伙儿都知道倘若回到吉林市,关东军和酒井肯定不会放过他们的,李子安身为团长,又是熙洽的亲信,都死于非命,他们……这真是被逼上绝路了。无奈,陈营长提出落草为寇,拉杆起局当胡子,好在还有一个连的建制,二百多条枪,不愿从者,自谋生路。
此后大山林中,又多了一股绺子……
马明金所部,暂时脱离险境,队伍向东行进五天,在一个小山屯,停下来休整,制定下一步方案。
郑永清带来的关东军和满军在这一带军事部署图,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马明金把义勇军中队长和郑永清营中排以上军官,召集到一起,详细地做了军事情况分析,明确了下一步行动计划:
“现在天上有日本关东军的飞机侦察、轰炸,地上有数路讨伐队围堵,我们这支数百人的队伍,运动起来,目标太大,为保存在生力量,我和郑营长商量过了,现决定,大队人马由洪营长率领,往东行进至老金厂一带,隐蔽起来,我和郑营长带百余人,组成精干的穿插队伍,往南直扑蛟河,佯攻蛟河县城,把讨伐队主力,吸引到蛟河方向。趁这时候,洪大新,你们马上向松江河和二道白河转移,那里是长白山腹地,又是中朝边境,你们可以伺机向北,进入牡丹江,与先期到达那里的队伍汇合。”
洪大新站起来:“团长,这方案可行,但这么安排我不同意!”
马明金:“你先坐下了。”
洪大新:“团长,你得让我把话说完啊!”
马明金知道洪大新要说什么:“情况紧急,形势所迫,有话以后再说吧!”
洪大新急了:“团长,你不让我说话,这个命令我拒绝执行……”
马明金:“你呀,你呀,说吧!”
洪大新:“我是说我们这支队伍不能没有你的指挥,先期进入牡丹江的队伍,也等待着你的指挥,你让我带穿插队伍去打蛟河,你率大部队……”
马明金:“这是我和永清做出的决定,你不要再争了。”
洪大新:“团长……”
马明金:“你放心吧,我们吸引住讨伐队,待你们安全了,我们跳出包围圈,甩掉敌了,相机转向牡丹江。”
洪大新:“团长,这样一来,所有讨伐队都将扑向你们,太危险了,你让我带穿插分队吧,咋的,你还信不过我呀?”
“大新啊,我去佯攻蛟河县,敌人很快就知道是我在队伍中,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敌人相信,我们是主力队伍。”马明金说到这儿,笑了,“日本人对我的悬赏,比你的高。”
洪大新:“可是你……你带的人太少了。”
马明金:“人少机动灵活,我和永清还有一个方案,在吸引住敌人后,实在不行,我们进入桦甸,眼看春天就要到了,到时候,我们南北形成攻势,用不了多长时间,我们就会见面的。”
队伍开拔,分别之际,洪大新走出小山屯,不止一次回头望着站在屯口的马明金,最后打马又跑回来,跳下马,拉住马明金的手,眼中含泪。
马明金似乎也产生了一种生离死别的感觉,在以往的岁月,两人不止一次分离,但却从未像今天这样难舍难分,这是不是一个不祥之兆呢?
“团长,保重……”洪大新摇动马明金的手臂。
马明金笑了,他与洪大新军中相处多年,虽是上下级关系,但经过血与火的洗礼,两人情感,早已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
连绵的雪山,茫茫的雪原,渐渐掩没远去的身影,这对生死的弟兄怎么也没想到,今日分手,竟真的成为永别……
三日后,马明金和郑永清兵分两路,奔袭蛟河县城。
战斗打响,敌人做梦没想到,在他们看来已是强弩之末的义勇军,竟出其不意,并大张旗鼓攻打蛟河。讨伐指挥部接到报告,刚开始还挺镇静,以为是零星武装,后来听说县城东北两个方向同时遭到攻击,尤其听说是马明金率队,还有郑永清指军的穿着满军服装的士兵,立刻做出判断,这是马明金与哗变的郑永清合二为一,事实上,马、郑结合,端下小小县城,轻而易举。讨伐指挥部慌了手脚,一边向关东军司令部和吉林市方面请求增援,一边命令各处讨伐队,放弃原有任务,迅速向蛟河周边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