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民族的精神团结是总体战的基础(第8/8页)


[1] 共济会(又译石工同盟社),是一个国际性的带有神秘色彩的民众组织,提倡博爱、真理、宽容和自我批评,政治上主张建立一个自由民主的世界共和国。该组织最早出现于18世纪初,由英国泥瓦工创立,后相继传入北欧、德、法、中美、南美、南非等地区,并各自有所发展。

[2] 天主教会之一。是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兴起后,天主教内顽固反对宗教改革的主要集团。

[3] 对此问题,我在这里只简单提示一下。在我写的《近一百五十年内战争的挑唆及人民的自杀》《1914年的世界大战是怎么“干”的》两书中,我对此作了历史性的阐述,并指出人民是如何受超国家势力操纵的。

[4] 英国外交大臣。

[5] 希腊神话中的风神。据说,艾俄罗斯有一只风袋,装有各种各样的风,能在大海上兴起各种风浪。

[6] 坦嫩贝格之战,也叫坦能堡会战,于1914年8月17日至9月2日爆发,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东部战线的一次战役。

[7] 主要指作者夫人的下列著作:《民族精神及其权力的创造者——历史的哲学》、《我著作中的宗教意识》。

[8] 《浮士德》,歌德的代表作。

[9] 席勒以自己的诗歌激励部队作战。

[10] 斯巴达克的部下,他通过其歌声使斯巴达克的军队取得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