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延迟爆炸(第10/14页)
“我是一个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叫詹姆士·卡恩。半个钟头前我收到一段奇怪的对话,信号是加密的,但只是最普通的加密方式,解密太容易了。你猜是谁的对话?是美国总统惠特姆和一个叫鲁刚的恐怖分子对话!鲁刚的飞船上装着几千颗核弹,正在对惠特姆进行讹诈!”
瑞德皱着眉头说:“慢一点,请慢一点。那位鲁刚是谁,什么飞船,什么几千颗核弹?”全世界的核弹早在10年前就全部销毁了!“请你冷静一点,从头讲起。”
这个年轻人笑了:“我太激动了,我想谁听到这样的消息都不能不激动。好,现在我从头讲起。”他绘声绘色地叙述了刚才的通话情况,然后说:“从他们的对话中推测,那位鲁刚船长正驾着一艘鲁斯式飞船返回地球,船上是美国妄图偷偷卸到拉格朗日墓场的几千颗核弹。现在,大毒枭卡拜勒鲁已经控制了飞船,准备把它悬停在美国上空进行讹诈。对这个消息你有什么感想?我已经给《每日电讯报》的主编打过电话,他说我还没有睡醒。他说即使有这样的对话,也会使用最严格的保密方式,不会让一个毛孩子破译。你相信我提供的情报吗?也许‘挪亚方舟’号作为一艘民用飞船根本就没有什么秘密通信手段。”
瑞德对这个天方夜谭似的消息也很怀疑,但他的直觉告诉他,正因为如此荒诞,反倒可能是真实的。历史上一次著名的失败他记忆犹新。1971年,那时中美两国似乎是势不两立的仇敌。一位记者在巴基斯坦拉瓦尔品弟的机场上无意中看见,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刚刚坐上一架飞机。一位爱炫耀的机场工作人员说:知道他是到什么地方去吗?他是秘密前往北京。这位记者急电发回这条消息,但他的主编生气地回电说:
“先生,你昨晚的酒醒了吗?”
此后,当中美两国同时宣布尼克松将访华的消息后,这位主编懊悔莫及。瑞德不想重蹈这样的错误,他摁下录音键说:“卡恩先生,请再重述一遍,要尽量准确和详细。”
随后他打电话给编辑部,让值班编辑立即核查是否有一艘“挪亚方舟”号民用飞船在近日升空。那边两分钟后给出肯定的回答:
“已经确认,‘挪亚方舟’号空天飞机于9月30日在哈马黑拉发射场上天,前往拉格朗日墓场运送核废料,这次升空没有向新闻界宣布但在航天界作过通报,货主的身份也是保密的。”
“好,我现在发过去一段录音,请按录音的内容立即在电讯网络中发一条快讯,并要上明天报纸的头版。”
他在网络中把卡恩的电话发过去。两分钟后,电话急骤地响起来,话筒中值班编辑的声音都变了:“可靠吗?瑞德先生,这条消息实在……过于爆炸性了!”
柯尔知道他的话意:这条消息太重要了,如果失实,《镜报》将成为世界的笑柄。他简捷地说:“发吧,一切后果由我承担。”
妻子早已悄悄站在他身后,看着他做完这一切,才担心地问:“会是真的吗?”
他叹口气,没有说话,仅握住老妻的手。在这当儿他想起那个欢欣雀跃的年轻人卡恩,他无意中窃得这个消息,却根本没有理解这桩灾难的含意。几亿人死于核火焰的前景啊,他竟然还把它看成一件趣事。
这些既敏锐又浅薄的年轻人!
几分钟后,《镜报》向电讯网络中的250万订户送去了最新报道:
500亿吨当量的核弹正在我们头上游弋
……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生存之线越来越细弱,这个论点今天又有了一个新的例证。人类已经进入一个道德上无序的时代:政治家的无耻和欺骗,恐怖分子的贪婪,飞船船长的冲动……这一切综合起来,使地球的存亡竟然系于一两个中国人的一念之中。让我们祈祷上帝唤醒他们的良知,如果上帝的法力对这些东方人无效,那就祈祷孔夫子快点醒来吧。
这份快讯发出后15分钟内,世界上一半以上的国家元首都收到了有关此事的紧急通报,包括俄罗斯总统瓦西里耶夫、德国总理鲁道多夫、日本女首相佐佐木更子、英国首相罗杰斯特……有不少人是在床上被拖起来的。随之,美国白宫内的热线电话吵成一团,各国元首亲自打电话询问这件事的真伪和如何善后,惠特姆只好命令白宫办公厅主任去对付他们。
只有中国国内相对平静一些。得益于姚云其的执著和陈炳的敏锐,中国官方最早知道了有关的细节。中国的太空防御系统,包括轨道拦截卫星、电磁轨道炮都做好了一级战斗准备。
华盛顿西一百公里,在那幢绿树掩映的小楼里,C委员会的七名成员,还有弗罗斯特都在听着电波中鲁刚和惠特姆的对话,他们已经监听了将近五个小时。不久前,布朗从白宫回来,向大家讲了同总统谈话的情形,包括惠特姆的不满。听完后所有人都默不作声。